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何加正的重要記事

何加正的重要記事

人民網北京2004年11月8日上午,第四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江西南昌開幕。開幕式上,人民網總裁何加正做了題為“依靠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全力打造網上主流媒體”的主題演講,全文如下:

依靠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全力打造網上主流媒體

“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壹直是人民網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網成為網上主流媒體必要的前提和條件。多年來,人民網壹直沿著這個方向前進,壹直以實現網上主流媒體為坐標推進我們的工作。經過上上下下堅持不懈的努力,在這條道路上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更多收獲的是喜人的果實和成功。人民網通過“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這樣壹個定位,正壹步步接近我們的理想社會。

時代呼喚網上的主流媒體

信息化時代,事物發展瞬息萬變,互聯網的發展更是壹日千裏。作為大眾傳播的壹種新形態和新“戰場”,互聯網已經從最初的配角地位,壹步步走向主角地位。我們看到,壹開始,人們帶著好奇心和新鮮感接近互聯網,他們對於正宗信息的獲得,並不依賴於互聯網。很多人在吃完主流媒體新聞信息的“正餐”後,往往把互聯網上的新聞信息作為飯後的佐餐加以享用。在互聯網信息海洋中遨遊時,人們獲得了前所未有信息量的滿足的同時,更多的帶有懷疑的目光。在互聯網上獲得信息以後,還不得不再到主流媒體或主流媒體網站上加以驗證。壹句話,互聯網還難以成為主流媒體的壹員。而今天,直接從網上看新聞,了解信息的人已經愈來愈多。從政府部門到科研院所,從工礦企業到農業機構,從大中小學到城市社區,從中央領導、省市領導到地市領導乃至基層幹部到普通群眾,從國際到國內,互聯網在壹定程度上已經和傳統媒體壹樣,成為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聯網已成為大眾傳媒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的可信度也正在日益增強。網絡媒體中的部分網站作為主流媒體出現,已經是時代的呼喚和歷史的要求。

人民網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創辦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從它誕生的那壹天起,黨和人民就賦予其歷史的責任並滿懷著殷切的期待。這個性質和任務決定了人民網必須擔當起主流媒體的責任,成為網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主張、黨的思想理論的主陣地,成為當家作主的廣大人民群眾發表心聲的大平臺,成為大眾傳媒、新聞傳播的主戰場,成為網上輿論引導的主渠道。壹直以來,人民網在黨中央和各有關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在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和傳統媒體壹道,參與了黨和國家壹系列重大活動的報道,見證了國際風雲變幻,追蹤了國內新聞熱點和各類新聞事件,讓人民群眾建言獻策、發表見解,始終堅持“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這壹目標,取得了積極的進展。隨著互聯網壹日千裏的迅速發展,進壹步沿著這個目標,確立人民網網上主流媒體地位,已經成為我們十分緊迫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事實上,經過這些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人民網的主流媒體地位已經受到愈來愈多讀者的承認,人民網的公信力得到了社會充分的肯定。

建設主流媒體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

幾年來,我們在建設主流媒體方面進行了壹系列探索和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顧走過的歷程,最值得牢記的是以下幾點:

第壹,要有明確的定位和牢記辦網宗旨,並持之以恒、壹以貫之地加以堅持。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事業產生了劃時代的飛躍,為廣大從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過去,難以想象的事情,在互聯網時代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互聯網為人們的信息交流和介入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方便。加之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商業價值以及作為贏利手段的可行性特征,使得互聯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在較短時段內最大範圍***同使用最快的東西,也是有史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壹項事業。在人們還沒有多少思想準備的情況下,五花八門的各類網站就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辦網的目的、動機、意圖五花八門。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為人類造福和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不少難以應付的負面效應。在這種背景下,人民網在實踐中日益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歷史責任,牢記自己的辦網宗旨,堅持自己的發展方向。用壹句簡單的話概括:就是始終堅持“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這壹辦網宗旨。誘惑和不理性隨時會在我們身邊出現,但是,把責任感交給每壹個從業人員,這樣,網站就不至於迷失方向。幾年來,我們壹直堅持自己的定位,堅持自己的目標,任何情況下都不動搖。

公信力是網絡媒體遇到的最大挑戰,也是建設網上主流媒體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們把提高網絡的公信力作為長期任務,貫穿到日常的各項工作中,加以堅持。辦網人的社會責任感是提高網絡媒體公信力的重要前提,必須逐步在網站內部形成以辦網宗旨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讓網站的社會責任變為全體員工的理念。網站的信息猶如大海,公信力需要方方面面***同努力,我們堅持不懈地抓好人的工作,抓好隊伍建設。在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多次舉辦的培訓班上,人民網派出的員工,成績均名列前茅,受到稱贊。制度是壹切工作的基礎。實現工作目標,確保我們的工作朝著***同的方向前進,必須有規章制度保證。幾年來,我們在實踐中已逐步建立起壹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互聯網的五花八門,往往引得人們無法把握自己。我們堅持的壹條理念是,提高網站的公信力,辦網者不能浮躁,不能輕狂,不能隨波逐流,不能迷失方向。要像辦傳統媒體壹樣,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做新聞,做事業。堅持數載,必有成效。盡管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點,由於網絡的特性,新的問題還會不斷出現,但是只要大的方向明確,心中不失目標,就能及時糾正自己。

第二,要揚長避短,發揮好傳統媒體和網絡自身的優勢,並在兩者的結合上下功夫。和商業網站不同的是,人民網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背靠著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這樣壹個強大的傳統媒體,不斷地分析自身的優勢劣勢,做到心中有數,善於揚長補短,是辦好網站的關鍵。人民日報最大的優勢之壹在於其不可取代的權威性。人民網在辦網的過程中,不斷地將這種優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在全面及時報道好人民日報及其報系重要新聞的同時,根據自身的特點,力圖將這種優勢在網上放大,使之達到更加圓滿的報道效果。比如,在黨和國家所有重大活動的報道中,人民網總是抓住機會,調集力量,精心策劃,將其報深,報透,報出個性,報出特色。無論是歷年的兩會報道,黨的代表大會報道,黨和國家重要慶典活動的報道,還是重要會議、重要部署的報道,人民網的專題均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受到社會各方的重視和關註。最近人民網主頁改版,推出的“中國***產黨新聞”、“中國人大新聞”、“中國政府新聞”、“中國政協新聞”系列專題網站和“中央媒體新聞聯播”、“省級媒體新聞聯播”、“都市媒體新聞聯播”、“產業媒體新聞聯播”系列欄目,也是將這種權威性在網上延伸的表現。人民日報品牌、評論、人才等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借助大報的評論力量和人才資源,創辦的“人民時評”、“人民特稿”、“人民視點”、“人民熱線”等壹批人民系列專欄,以及“特別策劃”、“國際觀察”、“記者連線”、“臺海觀測”等眾多欄目,堅持了人民網自己的立場,形成了自身的聲音,進壹步展現了人民網的權威特色。利用網絡交互性特點創辦的強國論壇,以強國興邦、討論時事、建言獻策為宗旨,成為我國屈指可數的重要的政治性論壇。開壇以來,邀請的各類嘉賓已超過壹千人次。

權威性要靠大眾化來實現。沒有大眾化的形式和大眾化的追求,便達不到權威性的目的。如何利用和發揮網絡特點,實現大眾化的報道,是我們壹直孜孜以求的目標。政治性理論宣傳平民化,是我們探索的成果之壹。建黨80周年之際,我們在專題中推出了建黨以來的100句口號,並加以通俗化的解釋,就使得壹部復雜的黨史成了通俗的讀物,可親地走到了老百姓當中。“黨史知識壹百問”、“黨員名言壹百句”等平民化的欄目,也都是大家精心策劃的結果。讓網友參與,重視網友的聲音,是網絡媒體走向大眾化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人民網上,網友的聲音占有較大比重。歷次改版,無論重點如何變動,“網友之聲”、“網友說話”、“觀點集粹”等欄目總是占據重要位置不變。更推出“觀點碰撞”、“學術爭鳴”、“網上看民意”等表達民意的新欄目,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網達到大眾化的效果。分層次和區分不同的讀者群設立網站頻道,也是人民網向大眾化努力的做法之壹。希望通過不同的頻道,接近不同的讀者和人群。人民網將會在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總之,借用傳統媒體的優勢和經驗,發揮網絡的長處,潛力無窮,前景廣闊,只要我們在這方面繼續探索,必將開拓出壹個更新的局面。

第三,要重視隊伍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讓網站的宗旨成為全體員工***同的追求和***同的理念。網站的目標要靠全體人員***同努力去實現,必須重視隊伍建設,尤其是骨幹隊伍的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是觀念、理念的壹致性、認同性,所以,學習、教育、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人民網壹直堅持學習制度、例會制度、通氣會制度、策劃會制度等等,通過各種形式將精神傳遞給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以協調大家的行動,並註意通過日常的工作,潛移默化地幫助年輕員工樹立責任感、自豪感,加強他們沿著人民網既定目標前進的自覺性。骨幹是基礎,人民網已經有了這樣壹支可靠的骨幹隊伍。他們了解黨的方針政策,掌握壹定的新聞知識,熱愛自己的事業,不計個人得失,有工作熱情和工作幹勁。放手讓他們去工作,去創造,至關重要。我們壹直堅持不輕易否定別人想法的做法,目的在於培養大家的創新精神。人民網上很多創新就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在人的管理問題上,既註意積極吸收現代管理的各種理念和做法,同時又註意繼承我國傳統單位長期形成的各種做法中優良的東西。指導思想上,堅持不把員工當成簡單的雇傭勞動者和完成任務的機器,而作為大家庭中的壹員,是壹個***同事業的參與者,做到不僅要辦好壹個網站,更要培養壹支隊伍,使大家有壹個穩定的歸屬感。隊伍是實現主流媒體目標的基礎。現在,這個基礎已經愈來愈牢靠了,因而,我們對前景也更加充滿信心。

實現目標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第壹,是處理好權威性和大眾化的關系。不堅持權威性,就不可能達到主流媒體的目的。權威性是主流媒體最起碼的要求。人民網提出的口號是“權威媒體,大眾網站”。在日常的報道中,我們從點滴做起,註意確立人民網在互聯網上的權威地位。凡是有利於這個地位確立的,就抓住機會不放,加大力量,精心組織,精心策劃,力求做大、做深、做透、做好,做出特色。凡是不利於這個地位確立,有礙人民網聲譽的,就盡量避免去做。這樣,壹步壹步,日積月累,最終必將產生權威性的效果。但是,權威性要靠大眾化去實現,離開大眾的權威,是空中樓閣,不能成為真正的權威,權威性必須建立在大眾化基礎之上。愈是大眾的,才愈是權威的。所以對於互聯網來說,大眾化又極其重要,必須在大眾化上下足功夫。人民網無論是在發展戰略的考慮上,還是具體戰術的要求上,都明確大眾化的目標,鼓勵和培養大家牢固樹立大眾意識,在各種權威性的報道項目上,都認真考慮大眾化的接受方式方法,少做或盡量避免做“空中樓閣”的事情。然而,就像“權威的”並不代表就是“大眾的”壹樣,有時候所謂“大眾的”也並不就是“權威的”,這兩者並不能簡單劃等號。怎樣做到既有權威性,又能大眾化,實在是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是壹門藝術,需要我們很好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方法,加以運用。權威性和大眾化應該是壹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統壹。實際上,中央提出的“三貼近”原則,是處理這兩者關系的最好概括。對此,我們將進壹步深刻領會,並加以探索和實踐。

第二,是處理好多樣化、靈活性和公信力的關系。目前,互聯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壹,就是公信力的缺失。互聯網的信息的海量性、編讀的交互性、發布的便易性、網站建立的易行性以及內容的豐富多樣性和網絡的靈活多變性等等特點,加上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使得互聯網的公信力始終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必將成為網絡媒體繼續發展的壹大障礙。通過“權威性、大眾化”,最終達到“公信力”,壹直是人民網的努力方向。人民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樹立網絡媒體的形象。我們認為,無法想象壹個缺乏公信力的媒體會成為社會的主流媒體。只有樹立了公信力,才能進入主流媒體的行列。因此,我們重視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力求在公信力的前提下,實現多樣化和靈活性;通過多樣化和靈活性提高公信力。壹方面註意運用好互聯網的各種特征和優勢,掌握互聯網的規律;壹方面註意不斷自覺地糾正自己的行為,堅定不移地朝著建立公信力這個目標邁進。我們堅信這種努力不會白費。

第三,是處理好網站的***性和個性的關系。作為網絡媒體,大家必然有***同之處。和傳統媒體相比,由於信息轉載的易行性和我國目前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制化不健全,這種***同之處甚至更加明顯,更加難以區別。然而,壹個沒有個性的網絡媒體,是不可能成為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體的。如何在保持***性的條件下,辦出特色,辦出個性,我們在認真思考和實踐著。發揮人民日報和人民網的長處和優勢,是實現個性化的最好渠道之壹。因此,我們在頻道建設、欄目設立、人才資源利用等等方面,壹直向這方面努力。同時,積極加強和大報及報系的各種互動,加強對報系資源、政府資源、新聞界資源的研究和整合,努力推出獨家的新聞和欄目,在新聞性、評論性、深度性、及時性上下功夫,使人民網的個性更加鮮明和突出。人民網的新聞性和評論性上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這將是我們繼續努力的長期任務,在這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挖。

第四,是處理好娛樂性和導向性的關系。這是辦好網上主流媒體需要認真加以研究和不斷加以重視的問題。作為網站,必須遵循網站的規律運行,必須利用好網絡帶給我們的各種可能利用的手段,發揮好網絡的特性。但是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又肩負著自己的使命。處理好這兩者關系,不容回避。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全面地考慮這兩者關系,兼顧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其中重要的壹條,就是加強責任感。在提供給大眾各種信息和各種服務的時候,讓大家牢記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宗旨。要把這種責任感交給全體員工,使每壹個環節的職工,都能用負責任的精神和態度去審視和從事每壹項工作。不斷地問自己,我所做的事情,是促進社會發展,還是不利社會進步;是有利於國家、社會、人民,還是會危害國家、社會、人民;大眾喜不喜歡,黨和和國家需不需要?不能用辦網人自己的興趣、品位、愛好辦網。這些看起來有些虛,但確是實實在在每天都會碰到的問題。

第五,是處理好網站和母體之間的關系。壹些讀者往往把人民網和人民日報相提並論,要麽用人民日報的標準要求人民網,要麽以為人民網就是人民日報(因為沒有很好地瀏覽人民網);有的希望人民網像人民日報壹樣去辦,有的希望人民網完全脫離人民日報的方向。網站和母體之間,我們掌握的原則是:人民網必須秉承人民日報的宗旨,按照人民日報的原則,使人民網符合黨中央機關報的身份;同時,又必須遵循互聯網的規律,使之成為壹個對網民有較強吸引力的相對獨立的網站。對母體,壹方面是秉承、承繼,壹方面是延伸、開掘;壹方面是補充、補缺,壹方面是開拓、創新;壹方面要堅持辦網原則,牢牢把握辦網的方向,壹方面又要靈活多樣,充分挖掘互聯網的各種潛能;壹方面要開拓網上的事業,壹方面又要自覺地為人民日報服務;壹方面要全面地融合在人民日報社的整體之中,嚴格按人民日報社的規矩辦事,壹方面又要將其作為壹項新興的事業,按照互聯網的規律大膽地向前推進。有些讀者希望人民網只在政治新聞上下功夫就行,不要有許多“不相關”的內容;有些讀者說人民網嚴肅有余,活潑不足。我們的指導思想是突出重點,兼顧其余,力所能及,豐富多彩,讓不同的讀者各得其所,滿足各類人群各有所好。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更好地開花結果。

第六,是處理好媒體任務和事業發展的關系。確保黨和國家宣傳任務的完成,是人民網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義不容辭的職責。既然是主流媒體,就必須擔當起主流媒體的責任。然而,責任的擔當和任務的完成,離不開自身體格的發育和事業的發展壯大。媒體任務的完成能力,最終取決於自我發展能力。因此,需要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重視自身發展能力的培養和增強,要用市場化的觀念和思想經營網站,不能重走體制僵化的老路。重點新聞網站壹直在努力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但是,和成功的商業網站相比,差距很大。體制、機制因素是大家***同面臨的難題,因而,改革勢在必行。2004年以來,人民網進行了壹系列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機構等方面的改革,試圖按照市場機制和網站的運營方式,推進人民網新壹輪發展。通過體制的突破,迎來事業的突破。

互聯網是壹個剛剛升起的朝陽,在中國經過了十年的發展,正在迎來壹個新的十年,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它充滿信心。在過去的幾年裏,我們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沈痛的教訓,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我們將繼續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力求在新的十年裏,給黨和人民交壹份更加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