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築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設計?
1 設計構造方面的問題
(1)框架節點核芯區箍筋配置應滿足要求對於規範中規定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區的箍筋最小體積配箍率的要求,絕大部分設計人員都能給予足夠的重視,但對於《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中規定的“壹、二、三級框架節點核芯區配箍特征值分別不宜小於0.12、0.10、0.08且體積配箍率分別不宜小於0.6%、0.5%,0.4%。”設計中經常被忽視,尤其是柱軸壓比不大時,常常不滿足要求。這壹規定是保證節點核芯區延性的重要構造措施,應嚴格遵守。
(2)底層框架柱箍筋加密區範圍應滿足要求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中規定:“底層柱,柱根處箍筋加密區範圍為不小於柱凈高的1/3”這是新增加的要求,設計中應重點說明
2 結構的抗震等級
在工程設計中,多數房屋建築按其抗震設防分類屬於丙類建築,如民用住宅、辦公樓及壹般工業建築等等,其抗震等級可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的高度按《抗震規範》表6.1.2確定。而電訊、交通、能源、消防和醫療等類建築以及大型體育場館、大型零售商場等公***建築,首先,應當根據《建築抗震設防分標準》(GB50223-95)確定其中哪些建築屬於乙類建築(可能還有甲類建築,本文不涉及)。
3 地震力的振型組合數
地震力的振型組合數,對高層建築,當不考扭轉耦聯計算時,至少應取3;當振型數多於3時,宜取3的倍數,但不應多於層數;當房屋層數≤2時,振型數可取層數。對於不規則的結構,當考慮扭轉耦聯時,對高層建築,振型數應取≥9;結構層數較多或結構剛度突變較大,振型數應多取,如結構有轉換層、頂部有小塔樓、多塔結構等,振型數應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於房屋層數的3倍。
4 結構周期折減系數
框架結構及框架――抗震墻等結構,由於填充墻的存在,使結構的實際剛度大於計算剛度,計算周期大於實際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結構偏於不安全,因而對結構的計算周期進行折減是必要的,但對框架結構的計算周期不折減或折減系數取得過大都是不妥當的。對框架結構,采用砌體填充墻時,周期折減系數可取0.6~0.7;砌體填充墻較少或采用輕質砌塊時,可取0.7~0.8;完全采用輕質墻體板材時,可取0.9。只有無墻的純框架,計算周期才可以不折減。
5 框架梁、柱箍筋間距
《抗震規範》第6.3.3條及6.3.8條對不同抗震等級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區的最小箍筋直徑和最大箍筋間距做了了明確規定。根據這些規定,工程習慣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區最大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箍筋最大間距為200mm。電算程序總信息中通常也內定梁、柱箍筋加密區間距為100mm,並以此為依據計算出加密區箍筋面積,由設計人員要據規範確定箍筋直徑和肢數。架梁的跨中部位有次梁或有較大的其他集中荷載作用卻僅配兩肢箍筋時,多數情況下,非加密區箍筋間距采用200mm會使梁的非加密區配箍不足,因此建議程序內定梁箍筋改為取梁的非加密區間距200mm。
6 柱部分
(1)地上為圓柱時,地下部分應改為方柱,方便施工。圓柱縱筋根數最少為8根,箍筋用螺旋箍,並註明端部應有壹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應使用井字箍,並按規範加密。角柱、樓梯間柱應增大縱筋並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兒園不宜用方柱。
(2)原則上柱的縱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宜大於200。
(3)柱內埋管,由於梁的縱筋錨入柱內,壹般情況下僅在柱的四角才有條件埋設較粗的管。管截面面積占柱截面4%以下時,可不必驗算。柱內不得穿暖氣管。
7 結束語:
隨著建築造型和建築功能要求日趨多樣化,無論是工業建築還是民用建築,在節後設計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也是日益增多,而作為壹個結構設計者需要在遵循各種規範的前提下大膽靈活的解決壹些結構方案上的難點重點並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完善。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針對建築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也是有了壹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