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尼卡的古印度高級藝妓
在古印度,有壹種高級藝妓叫“加尼卡”,這在考塔利耶的《政事論》中作了詳細論述。印度的“加尼卡”很有修養,受過的訓練種類繁多。對於如何組織和培訓“加尼卡”以及對“被視為妓女的‘加尼卡’在與其嫖客和與國家的關系中的擁有的權利與義務”,《政事論》中都有論述。
《政事論》首先提到的是宮妓中的“加尼卡”,有壹名總管監管著她們,這個總管根據每天的收入收取賦稅。在《本生經》中有壹處提到:“當時,貝拿勃斯有壹個妓女,名叫摩薩。她是侍候君主的藝妓,君主賜給她的錢財,多得使人咋舌。”古印度有壹部著名的由瓦特斯雅衍那寫的《卡瑪蘇特拉》(Kama sutra)的書,其中記載了藝妓的上交賦稅的用途:
最有錢的藝妓的錢財應該被用來建造廟宇、公園和雨水蓄水池,奉獻成千上萬頭牛給婆羅門,並用於敬神、組織敬神的節慶活動以及拜神的儀式。
“加尼卡”、侍女、女藝人都要學習演唱、吟詠、舞蹈、表演、書寫、繪畫等課程,另外還要學習維納琴、維努笛、木旦加鼓的演奏等課程,還有測心術(心理學,重點是如何揣測男子心理)、制造香水、編紮花環、交談、按摩等課程以及妓女應掌握的全部技藝和知識。在必須掌握的這多門技藝中,宮廷藝妓首先要掌握的兩門是音樂和舞蹈,當然其先決條件是年輕和美貌。在《卡瑪蘇特拉》中列出的“加尼卡”需要掌握的技藝竟達64門,這叫“六四藝”,包括文學、舞蹈、音樂、戲劇、演唱、插花、化妝、作詩、手藝、讀書等等,還有釀酒、朗讀書、擲骰子等等。
按照《卡瑪蘇特拉》的說法,君主的“加尼卡”在喜慶節日和許多社交場合上也備受尊重。除了王宮裏或其他地方有宮廷供養的“加尼卡”外,還有其他許多藝妓。她們並不著意炫耀其身份,而是落落大方,佩戴著首飾在自己的住所門前坐著或站立著,毫不矜持地望著大街,讓過路人欣賞她們的婀娜身影。印度的“加尼卡”具有何等重要的社會地位以及如何受人尊重,在《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曾幾次提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