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華聯超市的配送是怎樣的

華聯超市的配送是怎樣的

華聯超市新建的配送中心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

1.倉儲立體化:配送中心采用高層立體貨架和拆零商品揀選貨架相結合的倉儲系統,大大地提高了倉庫的空間利用率。在整托盤(或整箱)商品存貨區,下兩層為配貨區,存放整箱出貨、周轉快的商品,上三層為儲存區;拆零商品配貨區,在拆零貨架上放置2500種已打開運輸包裝紙箱的商品,供拆零商品揀選用;上部貨架作為拆零商品的庫存區。

2.裝卸搬運機械化:采用前移式蓄電池叉車、電動搬運車、電動搬運車、電動揀選車和托盤,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

3.拆零商品配貨電子化:近年來,連鎖超市對商品的“拆零”作業需求越來越強烈,國外同行業配送中心揀貨、拆零的勞動力已占整個配送中心勞動力的70%。華聯超市的配送中心拆零商品的配送作業采用電子標簽揀選系統,使用了電子標簽設備。只要把門店的訂單輸入電腦,存放各種拆零商品的相應貨格的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立刻顯示出需揀選商品在貨架上的具體位置以及所需數量,作業人員便可從貨格裏取出商品,放入揀貨周轉箱,然後按動按鈕,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熄滅,訂單商品配齊後進入理貨環節標簽揀貨系統自動引導揀貨人員進行作業。任何人不需特別訓練,即能立即上崗工作,大大提高了商品處理速度,減輕作業強度,大幅度降低差錯率。

4.物流功能條碼化與配送過程無紙化:采用無線通訊的電腦終端,開發了條形碼技術,從收貨驗貨、入庫到拆零、配貨,全面實現條碼化、無紙化。

5.組織好“越庫中轉型物流”、“直送型物流”和“配送中心內的儲存型物流”,完善“虛擬配送中心”技術在連鎖超市商品配送體系中的應用。

6.建立自動補貨系統(ECR)

華聯超市與上海捷強集團公司以及寶潔公司建立了自動補貨系統,將“連鎖超市補貨”轉變為“供貨商補貨”。這樣做可以把流通業者與制造業者緊密結合;雙方產只是追求自己企業的效率化,而是把註意力放在“整體”供貨系統的***同效率化,因此得以削減整體成本、庫存與有形的資產投資,並使消費者得以選擇高品質、高新鮮度的食品。通過供應商和零售的***同努力,雙方***同成為市場的贏家。我們體會到,ECR力求將消費者、供應商和零售商拴在壹根線上,結成利益***同體。

門店與客戶滿意--華聯配送服務的宗旨

華聯超市在超常規發展的過程中,非常註重配送中心的建設和配送體系的構築。華聯認為物流系統構築的目的,就是提供能使門店(或客戶)滿意的物流服務。而影響“顧客滿意度”的“物流範圍項目”,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十個方面:

1、商品結構與庫存服務;

2、配送過程如何確保商品本質;

3、門店緊急追加減貨的彈性;

4、根據實際確定配送時間安排;

5、缺品率控制;

6、退貨問題;

7、流通加工中的拆零工作;

8、配送中心的服務半徑;

9、廢棄物的處理與回收;

10、建立客戶服務窗口。

本著讓客戶與門店滿意的宗旨,華聯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機械化作業與合理規劃,減少搬運次數,防止商品保管與配送中的損傷;通過計算機控制等手段控制商品保質期;通過調查,制定門店追加減貨條件。增加配送系統:“緊急加減貨功能”;根據商場的銷售實績、門店的要貨截止時間、門店的交通狀況、門店的規模大小以及節假日等來確定配送時間等;並將采用“電子標簽拆零商品揀選設備”,進壹步擴大拆零商品的品種數(增加到4000種),提高拆零商品的揀選速度和準確率,以滿足加盟店的需要;以配送中心最佳服務半徑250公裏為基礎,研究如何構築華聯超市配送網絡體系等等。

合理規劃物流配送的流程是構築配送體系的重要前提。華聯超市根據經營商品進銷的不同情況和商品的ABC分析,按三種類型的物流來運作。

儲存型物流--這類商品進銷頻繁,整批采購、保管,經過揀選、配貨、分揀,配送到門店;中轉型物流(即越庫配送)--這類商品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匯總各商場門店的訂貨信息,然後整批采購,不經儲存,直接在配送中心進行揀選、組配和分揀,再配送到門店;直送型物流——這類商品由供貨商不經過配送中心,直接組織貨源送往超市門店,而配貨、配送信息由配送中心集中處理。

華聯配送--連鎖經營的供貨樞紐據介紹,近年來,華聯超市已從延伸江、浙兩省發展到向全國輻射,因此華聯將配送中心的建設更是放在了首位。2000年8月華聯超市新建的現代化配送中心正式啟動。該配送中心位於上海市普陀區桃浦鎮壹棵樹7號地鐵。基地緊貼外環線,直連滬嘉、滬寧、滬杭高速公路,南鄰滬寧鐵路南翔編組站,通向市區以及向外輻射的能力很強。

新建的桃浦配送中心,其主體建築物是高站臺、大跨度的單層物流建築;為了充分利用理貨場上方的空間,配送中心的局部為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築物。新建配送中心的基地面積2804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商品總庫存能力90萬箱;日均吞吐能力14萬箱。配送中心基地內部的環狀主幹道路寬20米,實行“單向行駛、分門進出”。

配送中心的南北兩側,建有4米寬的裝卸平臺;站臺高出室外道路1米,當廂式卡車尾部停靠站臺時,車廂抱墊板與站臺面基本上處於壹平面,將商品裝卸作業變成水平移動,大大減少了裝卸作業環節和勞動強度。站臺作業線總長270米,可停靠80輛貨運卡車同時作業。站臺上方裝有懸挑8米的鋼結構雨蓬,保證配送中心可以24小時的全天侯作業。配送中心的中央空間采用金屬網架結構,上蓋鑲嵌統長型采光帶的彩鋼夾芯保溫板屋面,白天)包括陰雨天)庫內作業不需人工照明。綠色非金屬耐磨地面,裝卸搬運作業時不起灰,確保了食品的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