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旗是什麽職業
馮軍旗,男,1976年出生,河南駐馬店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7年調入中國政法大學任教,現為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他掛職基層兩年多,研究縣級基層政治生態,在《南方周末》發表《中縣“政治家族”現象調查》,隨後其博士學位論文《中縣幹部》浮出水面,引起社會廣泛關註。
中文名:馮軍旗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駐馬店
出生日期:1976年
職業:教師
畢業院校: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大學
代表作品:《中縣幹部》、《新化復印產業的生命史》
性別:男
學位:博士
職稱:副教授
工作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人物履歷
1995年9月—1999年7月,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學士。
1999年9月—2002年7月,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
2005年9月—2010年7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法學博士。
2002年9月—2005年9月,某文化公司,圖書編輯。
2010年7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工作。
2017年調入中國政法大學,現為副教授。
早年經歷
1976年,馮軍旗出生在河南駐馬店的壹個鄉村。很小的時候,他便常常跟著父親看《人民日報》和《河南日報》。從那時開始,馮軍旗便漸漸產生了對政治尤其是政治人物的興趣。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泡在書店閱讀領袖人物傳記。
讀研究生時,他的專業是世界史,碩士論文選題是“中世紀英國貴族的家仆世界”。
走進中縣,緣於他的碩士導師劉新成(時任首都師範大學校長)的推薦。馮軍旗認為,“如果能深入基層中國的政治群體,這將是壹次千載難逢的田野調查經歷”。半年後,在劉新成和北京大學組織部的牽線下,馮軍旗順利地獲得了壹個赴某省某市某縣掛職兩年的機會。按照規劃,第壹年他將在鄉裏掛職副鄉長,第二年在縣政府掛職縣長助理。
他的北大導師鄭也夫也給了最大的支持。2008年3月7日,馮軍旗帶著滿滿壹箱子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材料,登上了開往某縣的列車。“不要有任何定見,不要有任何框框,睜大眼睛多觀察,在實踐中發現事實,發現論文主題。”臨行前,鄭也夫再三交代。
下到鄉裏,接連兩周時間,鄉裏領導班子的十幾個成員輪番為新到任的副鄉長接風,酒量只有壹兩的馮軍旗吐了半個月。有人偷塞給他兩盒“速效救心丸”和“丹參滴丸”,並解釋說,這是“官場必備良藥”。
初到縣城時,壹個月只有1000元補貼的馮軍旗衣著樸素,有同事提醒他:“做官嘛,要穿得有牌子壹點。”馮軍旗為此特意去買了兩件“七匹狼”的T恤,在尷尬中壹點點融入當地官場,鄉裏的領導幹部們大多也樂於陪這位“從北京來的博士”聊天。
馮軍旗次年改任縣長助理。在掛職的兩年時間裏,馮軍旗借“職務之便”,先後在縣鄉探訪了161個幹部,其中還包括1978年以來曾在中縣工作的26個老幹部。
“改革開放30年中,基層中國的政治精英是個怎樣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內部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他們內部又有著怎樣的政治生態和遊戲規則?”馮軍旗在論文的引言中寫道,“縣鄉幹部,作為中國幹部隊伍中數量最大的壹個群體,其狀況直接關乎國家的穩定與改革的推進。”
回京後,馮軍旗帶著在中縣完成的博士論文參加了畢業答辯。“作為中縣幹部曾經的壹員,我確實應該唱壹曲中縣的贊歌,但歌功頌德不是學術研究,於現實無補,於改革無益。希望中縣的幹部們能理解我的研究。”馮軍旗說。在打印版的論文扉頁上,只寫著壹句話:“獻給中縣幹部。”
研究成果
論文
撰寫有博士論文《中縣幹部》,並在《黨的文獻》、《北京社會科學》、《江漢論壇》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課題
新化現象的形成;參與當代所“五年科研規劃”重點課題“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在中國***產黨治國理論中的地位”。
研究領域
中華人民***和國社會史,地方史;為撰寫博士論文,其從2008年初開始,在中部某縣掛職兩年多,分別擔任副鄉長和縣長助理各壹年。掛職期間,他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細致地從內部深入記錄了壹個縣級政權的人員組成、結構、晉升方式和相互關系。完成了畢業研究論文《中縣幹部》。
人物軼事
博士論文
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在中部某農業縣掛職兩年,寫出25萬字的博士論文,力圖在某種程度上還原這個縣乃至更廣意義上的基層官場生態。他收集官員在年齡、學歷方面的造假證據;披露該縣改革開放以來的虛假政績工程;甚至搜羅了這個縣1013名副科級及以上幹部的簡歷,尋找他們升遷路上的“奧秘”。“政治家族”現象也在這樣的尋找中浮出水面。他還試圖還原官場晉升道路上秘而不宣的“上貢體制”與“買官賣官”,並屢次接近“最為隱秘”的紀委官員,考察“摘帽的尺度”。
隨著部分章節被媒體摘引披露,這篇已經完成壹年有余的論文進入公眾視野。有評論稱:郡縣治,天下安,這份以1978年為起點的基層政治研究,為中國未來的改革路徑選擇,提供了壹個真實而殘酷的考察樣本。
論文走紅
這篇名為《新化復印產業的生命史》的文章以迷人的社會學田野調查面貌展現。它通過詳盡的數據和訪談,展示了湖南婁底下屬的貧窮縣城新化,如何仰賴血緣、地緣和社會結構,發展出遍布全國的復印產業網絡,並不斷將該產業推至新的高度。近20萬新化人在全國各地從事復印相關工作。
學問之要
壹般來講,書齋裏的論文很難即刻對社會產生影響,但是,壹篇北大博士馮軍旗的論文《新化復印產業的生命史》在網上爆紅,贏得網友紛紛點贊,有網友激賞道:這才是真正的“良心論文”。這篇發表於2007年的論文,以社會學田野調查的方法獲得了很多第壹手數據和訪談,提出壹種現象,並做了學理上的闡釋,對當下中國的社會結構有著獨到的觀察,並討論血緣、地緣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其實,這已不是馮軍旗第壹次“火”了。幾年前,他就曾以壹篇描繪基層官場生態的博士論文《中縣幹部》引起社會廣泛關註。與這次相同的是,作者在論文前期的調查研究上都下足了功夫,論文有料,才引得社會矚目。與這兩篇論文的“火”相對照的,另壹種論文近幾年也很“火”:要麽是抄襲別人壹字不差;要麽是觀點奇葩,建立在空中樓閣之上。都是“火”,卻有真假,前者是“三昧真火”,煉出的是真金;後者是虛火,映照的是學術的浮躁。可惜的是,如今真火的太少,虛火的太多。對於學生來說,做學問無疑是必修課。畢業論文,是壹個學習階段的學術小結,理應全力以赴、精心準備。但如今,畢業論文作弊、抄襲似乎已司空見慣,寫論文變成了“攢論文”。即便是出現了畢業論文查重軟件這樣的技術,也擋不住復制粘貼之風。的確,如今踏踏實實地寫好壹篇論文,需要相當大的定力。社會上的誘惑很多,找實習、找工作、評職稱的壓力很大,很多年輕人算起“時間成本”,覺得沒必要花如此多精力對付壹篇論文。但其實,壹篇論文的收獲遠不止此,它不僅是學術上的精雕細琢,更是對心性的悉心打磨。從選題、查資料到論證、修改,壹篇論文的誕生,伴隨著壹個復雜問題的解決,沒有壹番靜心的功夫是不行的。有人說,寫畢業論文,如同十月懷胎。清代有學者曾說,“學問之要,全在定心;學問得力,全在心定。”做學問也是壹種心性上的修行,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才能把學問做好。其實,人生的道理壹通則百通,做學問如此,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人民日報》(2015年04月21日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