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旺卡的幕後制作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改編自1964年,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電影由蒂姆·伯頓導演,約翰尼·德普飾威利·旺卡,弗雷迪·海默飾查理·巴克特。這是在1971年的電影《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之後的第二部改編自此書的電影,上壹部《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是由Mel Stuart指導。
這部作品曾經在1971年被拍攝成電影,而影片的名字和本片稍有不同——《威利·旺達和巧克力工廠》。老影片拍得更像壹部成人影片,而不是兒童片,所以,它的故事比原著黑暗了很多。對此,原著作者羅爾德·達爾頗有微詞,認為這部作品偏離了原著的立意和主題,完全是掛著羊頭賣狗肉。而這次蒂姆·伯頓重新拍攝的影片則基本忠實了原著的主題和風格,完全從兒童的視角去講述這個奇妙的巧克力工廠之旅。素有“鬼才導演”之稱的蒂姆·伯頓跟本片簡直就是天生壹對!想法古怪、不按常理出牌的蒂姆·伯頓,總是能賦予奇幻電影原汁原味的感覺。他對視覺效果和電影配樂的把握很有壹套,已經形成了非常鮮明的“蒂姆·伯頓風格”。在影片色彩的運用上,《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可以說是壹次色彩大爆發——各種鮮艷、嬌嫩欲滴的糖果色全都被蒂姆·伯頓在影片中發揮到極致,視覺沖擊力非同壹般。 ·約翰尼·戴普說他演威利·旺卡的靈感來自電視遊戲節目和兒童節目的主持人。他還在采訪中說這個人物應該是“部分像霍華德·休斯(即“飛行者”),部分像70年代的華麗搖滾明星。”
·威利·旺卡這壹角色最開始的人選包括從布拉德·皮特到羅伯特·德尼羅的壹系列好萊塢巨星。而金凱瑞和亞當·桑德勒都參與了這個角色的競爭。
·搖滾歌手瑪麗蓮·曼森非常想出演旺卡。
·為了拍攝突襲Veruca Salt的場面,劇組訓練了40只松鼠。
·片中的很多巧克力樹,巧克力花等都由英國布萊頓的巧克力商店Choccywoccydoodah出品。
影片上映後他們展出並賣掉了部分作品。
·威利·旺卡的聲音是經過約翰尼·戴普女兒測試的結果,她喜歡這個聲音。
·拍攝壹***用了927萬公升的假巧克力,其中781萬公升被用於制造河流(壹半被用於制造瀑布)。
·雀巢公司提供了1850塊真巧克力。而雀巢的包裝紙下有11萬塊塑料巧克力。
·花了20周時間威利·旺卡的船才在巧克力河上飄起來。
·這是約翰尼·戴普第二部關於巧克力的電影,不過他並不喜歡上等巧克力的口味,倒喜歡廉價的復活節巧克力。
·樹上的棒棒糖、粉色的巨大藤條等都是真的糖果。
·影片的制片公司是布拉德·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頓壹起創辦的“B計劃”公司,本片是他們離婚前公司的最後壹部作品。
·查理的臥室墻上貼著他吃過的每塊旺卡巧克力的糖紙。
·約翰尼·戴普對《尋找夢幻島》中弗雷迪·海默的表演印象至深,於是向蒂姆·伯頓推薦他演查理。
·旺卡父親的角色是專為電影所寫的?錯!在羅爾德達爾的原著《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的前14章,就有關於旺卡父親的描寫,並非只是專門為電影寫的!影片中旺卡帶著巨型牙套的情節原書中是沒有,但是否來自導演蒂姆·伯頓自己的童年經歷,尚不得而知。
·旺卡回憶當年開設工廠時拿著大剪刀的樣子很像剪刀手愛德華。
在電視間的那段,電視中的影像是1968年斯坦利·庫布裏克 Stanley Kubrick導演的經典科幻巨作《2001太空漫遊》,並引用其中最經典的施特勞斯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壹曲。 ·接近影片結尾查理走向威利·旺卡時,在旺卡的太陽鏡上能看見導演和攝影師。
·當孩子們從大門跑向前門時,工廠投擲在院子地面的影子變化了好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