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會所的背景資料
資料顯示,蘭會所成立於2006年10月26日,以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的名字命名。有兩家門店,分別位於北京和上海。其中,北京店營業面積近6000平方米,總投資3億元。內部***擁有35個VIP包間,以及酒廊、雪茄吧、生蠔吧、宴會廳、法式大餐廳等,可同時容納1200位賓客。
蘭會所的兄弟品牌俏江南創始於2000年,總部位於北京。細數過去十年,俏江南無疑是中國本土餐飲行業壹道靚麗的風景線。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蘭會所當初投資3億元,據俏江南內部人士透露,上海蘭會所投資額在1億——3億元。而據業內人士表示,經過這麽多年的折舊,估值比當初投資額起碼縮水壹半,低於3億元。
蘭會所壹直是汪小菲在管理,跟俏江南其他門店不屬於同壹管理體系。上海蘭會所已經停業,正在裝修中,這可能是為了迎接新東家作準備。多位業內人士反映,因定位不清晰、核心競爭力不突出以及外部大環境不利等因素,蘭會所壹直運營狀況不佳。
壹位業內人士介紹說,其實和蘭會所壹樣,大部分高端會所前期投入巨大,維護成本高昂,而實際光臨的顧客群又比較稀缺,都是不賺錢的。事實上,維護運營方也沒有寄希望於在會所本身賺錢。那麽對於普通人很少問津的略帶神秘的高端會所,中國餐飲市場是否有它們的生存空間呢?廣州小馬駒私廚創始人、前美食記者劉榮是這樣看的。
就國情來說,肯定有市場,以高端商務為主,尤其在首都或在國內省會城市,這壹類高檔餐廳還是有存在的土壤。
到私人會所裏消費的顧客又是壹種什麽樣的需求呢?壹位餐飲業人士認為這就是壹個經過市場篩選的封閉空間。
消費者去的時候會發現,高端會所的會員是封閉環境,可以接觸到類似的人,在這中間見到的人達成的交易是值得的,因為高端會所是市場篩選的過程。
蘭會所定位不大清晰,來蘭會所的更多是壹些時尚名流以及娛樂明星,這部分人追求新興事物,客源並不穩定。
此外,蘭會所的核心競爭力被認為不足。壹名長期關註蘭會所運營的餐飲業內人士說,做餐飲最根本的還是靠菜的品味,而蘭會所投入太多資金與精力在店面的裝修上,沒有美味可口的飯菜,難有回頭客。多位去過蘭會所用餐的消費者皆反映,蘭會所過於強調形式而忽略了菜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