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新古典主義增長理論

新古典主義增長理論

新古典增長理論(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實際GDP的增長是由於技術變革引起人均資本增加的儲蓄和投資水平的觀點。如果技術進步停止,增長就結束。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創立者是美國的經濟學家、MIT的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國的經濟學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們就分別提出了他們的經濟增長模型。但是劍橋大學的弗蘭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紀20年代就第壹次提出了這種理論後來,英國經濟學家米德又進壹步發展了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並對其作了系統的研究。美國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們的經濟增長理論中也提出了與索洛基本相同的觀點。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設: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是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為基本模型建立起來的。在沒有技術進步的條件下,如果用Gy表示收入增長率,用GL表示勞動力增長率,用GK表示資本增長率,則有

這就是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公式。在這個基本公式中,收入增長是由勞動力增長和資本增長兩種因素所引起的。a表示,在收入增量中,有多大份額是由勞動力增長帶來的,(1-a)表示,在收入增量中,有多大份額是由資本增長帶來的。

另外,將上述公式兩端同時減去GL,則有

上式左端是收入增長率減去勞動增長率,可以認為是平均每人的收入增長率。右端中的“GK- GL”是資本增長率與勞動增長率之差,可以認為是平均每個工人所使用的資本的增長率。上述公式意味著: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

按照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所有經濟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技術,而且,資本在全球自由流動以尋求最高可以得到的實際利率。因此,新古典增長理論意味著,全球的增長率和人均收入水平將趨同。在富國之間存在某種趨同的跡象,但趨同是緩慢的,而且對所有國家而言,趨同看來並不明顯。

索洛等人認為:在沒有外力推動時,經濟體系無法實現持續的增長。只有當經濟中存在技術進步或人口增長等外生因素時,經濟才能實現持續增長。這壹理論的缺陷是明顯的:壹方面,它將技術進步看作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另壹方面,它又假定技術進步是外生變量而將它排除在考慮之外,這就使該理論排除了影響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1、百度知道 /question/18066415.html

2、胡乃武、金碚主編:《國外經濟增長理論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3、 朱勇著:《新增長理論》,商務印書館,1999年

4、 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蕭琛主譯:《經濟學(第17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1月

5、 曼昆著,梁小民譯:《經濟學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8月

6、 邁克爾·帕金著,梁小民譯:《經濟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年4月

7、 索洛等著:《經濟增長因素分析》,商務印書館,1991年

8、 阿瑟·劉易斯著,周師銘、沈丙傑、沈伯根譯:《經濟增長理論》,商務印書館,1998年3月

9、 樊明大:《新經濟理論和政策》,《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