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不要卷入別人的派系紛爭?
派系是人際關系中的壹汪泥潭,誰陷入其中都會難以自拔,並沾得壹身腥臭,生意場上也是如此。妳的生意夥伴、競爭對手以及其他關系網絡中都可以存在派系之爭,在生意場上結交關系時壹定要小心體察,不要誤觸雷區。
在這裏仍以極具代表性的胡雪巖為例。他正是因為介入了兩個大人物之間的紛爭,導致自己壹敗塗地。
胡雪巖經過壹番努力成為握有實權的左宗棠的強有力助手,在晚清那樣腐敗的環境中這本來絕對是對生意大有助益的好事,但不幸的是,左宗棠有壹個同樣強大的對手李鴻章。胡雪巖聰明壹世,卻壹不小心誤入了壹個最不該介入的派系紛爭,由此遭至李鴻章的猜忌。李鴻章扶植盛宣懷以對抗胡雪巖。
胡雪巖以王有齡始,進至左宗棠,結怨於李鴻章,而終於盛宣懷。這數十年間,集商場、洋場、官場勢力於壹身,財富越來越多,其背後是離不開官場這個大靠山的。
為結交官場,他不惜代價,所以才能在商場上權傾壹時。他自有壹套官場結交的本領,或獻財,或獻色,抓住人性的弱點,對癥下藥,所向披靡。他的財產多是倚靠官場勢力得來的,最終也成了李鴻章和左宗棠官場鬥爭的犧牲品。
胡雪巖之敗,是壹種官力與商力的合力作用,即李鴻章的官力與盛宣懷的商力相結合的結果,而歸根結底還是盛宣懷的商力起關鍵作用。如果僅憑李鴻章壹句話就能使胡雪巖敗家,那麽,作為李鴻章左膀右臂的盛宣懷也難逃左宗棠的壹句話。只有當盛宣懷在商業上對胡雪巖的圍剿徹底成功之後,胡雪巖被逼到了絕境,李鴻章才抓住機會,趁勢對胡雪巖進行清算。
盛宣懷對於胡雪巖也是壹忍、再忍、三忍的。壹忍創辦輪船招商局時胡雪巖暗中搗鬼;再忍胡雪巖在湖北采礦時背後放冷箭;三忍胡雪巖在創辦電報過程中不僅準備“橫刀奪愛”,而且讓左宗棠利用手中權力設置重重障礙。
胡雪巖每年都要囤積大量生絲,低價向蠶農收入,高價賣給國內紡織廠和外國商人,做買空賣空的生意。這生意越做越大,壟斷了生絲市場,控制了生絲價格。盛宣懷抓住這壹時機,通過電報掌握胡雪巖生絲買賣的情況,壹邊收購生絲,向胡雪巖的客戶出售,壹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今年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絲。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早對胡雪巖的做法不滿,經盛宣懷壹串聯,壹致決定減少收購生絲的數量,甚至不惜花高價去各地購買生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苦不堪言。
胡雪巖五年前向匯豐銀行借了六百五十萬兩銀子,定了七年的期限,每半年還壹次,本息約五十萬兩。上年他又向匯豐銀行借了四百萬兩。這兩筆款子都以各省協餉作擔保。這時候,胡雪巖歷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集的貸款正趕上到期,該到每年還款的時候了。這筆款雖然是清廷借的,經手人卻是胡雪巖,換句話說,是以他個人名義借的,外國銀行只管朝胡雪巖要錢。這筆洋款有八十萬之巨,每年由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照理說,每年的協餉壹到,上海道臺府就會把錢送給胡雪巖,以備他還款之用。盛宣懷在此卻動了手腳,扣而不發當然是不行的,但是緩發卻是可以的。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直言李鴻章有意緩發這筆協餉,時間是緩發二十天。邵友濂是李鴻章的人,雖然畏懼左宗棠,但想緩發二十天也不算事,自然照辦了。
對於盛宣懷來說,二十天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已經串通好外國銀行,向胡雪巖催款了。由於外國銀行限期還款,事出突然,胡雪巖只好把他阜康銀行各地錢莊的錢調來八十萬兩銀子,先補上了這個窟窿。對於資金正緊的胡雪巖來講,可以說,不管是自己的錢,還是錢莊裏別人的錢,凡是能調動的都用上了。
這時候,左宗棠遠在北京軍機行走,胡雪巖稟告左宗棠已經不很方便。否則,讓左宗棠出面,責令邵友濂不得延期就是。偏偏現在胡雪巖是在替左宗棠辦事,不願意讓左宗棠覺得他在訴苦。同時,他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反正協餉總歸要給的,不過是晚發二十天而已。
是啊!不過是二十天而已,能出什麽事呢?
然而,盛宣懷卻利用這二十天給了胡雪巖致命壹擊。盛宣懷通過他所掌握的電報對胡雪巖的壹切調款活動都了如指掌,心中早有安排。他估計胡雪巖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阜康銀行,阜康銀行正是空虛之際,就托人到阜康銀行開始提款擠兌。
這些提款的人雖然不多,但都是紳商大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著實讓阜康銀行忙活了壹陣。盛宣懷知道,單靠這些人是擠不垮胡雪巖的,必須讓所有在阜康銀行存款的人都來取款才好,而負責這壹工作的人就是老陸。
老陸對胡雪巖是深惡痛絕的,他早已四處放出了風,胡雪巖積囤生絲大賠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銀行存款,現如今,尚欠外國銀行貸款八十萬,已是無力償還,阜康銀行倒閉在即。盡管大家相信胡雪巖財大氣粗,但胡雪巖積壓生絲和欠外國銀行貸款八十萬卻是不爭的事實,因而大家都加了十分小心。他們派家人壹打聽,這兩天去阜康銀行提款的人很多,且數額巨大,不由不信傳言了,也開始提款。
擠兌首先在上海開始,盛宣懷在這裏坐鎮,自然把聲勢搞得很大。上海擠兌發生之時,胡雪巖正在回杭州的船上。他原打算回到杭州,用那裏的錢莊的余額補上海寸頭。等他船剛靠岸,上海開始擠兌的消息便已經傳來。
胡雪巖這時候想起了左宗棠,叫高達趕快去發電報,殊不知盛宣懷暗中叫人扣下了,左宗棠始終沒能收到這份電報。
這時候,盛宣懷所等的只是胡雪巖的徹底破產了。
對於經商者來說,關系多對自己的生意自然是有幫助的,但在與人建立關系時,壹定要識人眉眼高低,不僅要看關系對象本人,還要看與他相關聯的人。總之,小心無大錯,不然的話,惹上麻煩再去化解就難上加難了。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關系決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