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總會和舞娘:歷史的淵源
下篇準備講講舞娘們的妝容衣飾~
首先,burlesque是壹個地道的法語詞,原意根本不是夜總會,而是滑稽戲。比較傳統的法式Burlesque基本已經消失了,具體風格就是用及其誇張的表演來針砭時弊。並不能找到特別好的圖,可以參考壹下下面這張。
不過這個詞被美國人借走之後,意思就完全變了,變成了偏向於早期百老匯歌舞,以及‘上海百樂門’風格的舞廳、舞場和舞娘。或者說夜總會。更進壹步地,就變成了脫衣舞(非色情類)。
比較具體些可以參考2010年上映的Cher和Christina Aguilera壹起出演的電影《舞娘俱樂部 Burlesque》——豆瓣電影條目的翻譯是滑稽戲,私人認為這麽翻譯並不對,而舞娘俱樂部算是更為貼切。(這是壹部視覺上的好電影,值得壹看)
說完差別之後,還要從其源頭——法蘭西說起。最早在法國,有壹些存在於上流社會的‘舞廳娛樂場所’,比如‘夜總會(非當代意義的夜總會)’(Divan Japonais(日本沙發)、Les Folies Bergère(瘋狂牧羊人)和Le Chat Noir (黑貓)海報見下),曾是上流社會的戲劇院,後來發展為專業的電影院,當然,是指夜間的劇院。
黑貓的海報可能是其中最有名的,制成的明信片現在還出現在巴黎各個大街小巷的攤子上。所以說麽。。那只貓壹點兒都不萌居然還火了這麽多這麽多年,是有壹定道理的。
至於現在巴黎最有名的夜總會,就逃不過紅磨坊和瘋馬俱樂部了~
然後說壹下有名的舞娘們,以前的頭條比較無聊,大抵不過是“名舞娘變身名寫手”,以及“舞娘走上演藝道路”之類的,值得壹提的是,當年的舞娘們,可是引領著時尚的潮流呢。比如La Belle Otéro(漂亮奧德羅),在我之前撰寫的時尚攝影進化記裏面,就有她的作品。她當時服務於瘋狂牧羊人俱樂部。
值得壹提的是,那個時候的夜總會,大多充斥著下流低級的表演。(防和諧防刪帖請腦補)。照片裏這楚楚動人的雙眼,恐怕不是哪裏都有的。
到了近代,脫衣舞和大腿舞類型的表演就占了主流。蒂塔(Dita Von Teese)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脫衣舞演員,豐腴性感復古又美麗,實在找不出更多的溢美之詞。
而Dirty Martini(骯臟馬蒂尼)俱樂部的表演,更是被時尚老佛爺Karl Lagerfeld借去,拍了壹套大片。如果妳搜索壹下這個俱樂部,就能發現。。。好多超胖妹,但是又超SEXY。。
最後有壹個小小的未經考證的消息,那就是也許妳現在看到的舞娘的表演、以及維密天使的走秀裏那些龐大的翅膀,其實是從上世紀40年代由壹名叫做Sally Rand的舞娘引領起來的風潮。雖說是帶著XX意味的表演,可是那個年代大多舞娘都清純如芙蓉壹般美好呢。。
有些人,遑論時代和背景,真切地可以被稱為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