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顧長衛拍的《孔雀》到底想表達什麽意思?

顧長衛拍的《孔雀》到底想表達什麽意思?

對平凡人的生活心存敬意——訪導演顧長衛

東方網2月5日消息:2005年1月30日,顧長衛壹早便走進了北京使館區附近的河畔咖啡館。他是當天的第壹個顧客,與筆者相約在這裏做專訪。這位著名的電影攝影師,從未為自己攝影的影片出現在媒體面前,哪怕是《紅高粱》、《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有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的《霸王別姬》。他習慣了低調,習慣了不在媒體上露臉。如今,當顧長衛以導演身份出現時,他坦言:“我現在坐在這裏,面對媒體有這樣的傾訴

欲,都是在為我自己導演的影片即將上映積累宣傳效應。”———壹切為了《孔雀》。

入圍第54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影片,《孔雀》的首映日期被安排在2月18日,這壹天也正好是影片在國內全面上映。此前,《孔雀》壹直在北京的壹家影院作試映。“試映其實挺冒險的,萬壹口碑不好,那麽影片就別想再公映了。我們事先估計到觀眾對電影的口碑會好,才敢拿出來放映。”顯然,顧長衛對自己導演的第壹部電影作品信心十足。

“五年我就做了這壹件事”

名列“世紀百位傑出攝影師”的顧長衛,有過壹段“留洋”的經歷,與好萊塢壹些著名導演合作。但多年的攝影工作使他的壹只眼睛視物模糊,醫生確診為斜視,不宜再從事過多的攝影工作。1999年底,在好萊塢拍完陳沖執導的《紐約的秋天》後,顧長衛壹直在國內養病。“其實除了長期的攝影工作造成的職業病迫使我在家休息外,我本身也是有些惰性的人。這五年我才做了這麽壹件事,要是在美國是絕對不可能的。”顧長衛有意對電影事業作壹個新選擇,當導演是他那時的最佳選擇。

由李檣創作的劇本《孔雀》完成於2000年,劇本曾流傳於很多導演之手,甚至有壹位導演還在劇本故事描述的地點安陽開拍了這部電影,但拍了十多天後,不知什麽原因又停拍了。雖然那些曾經看過《孔雀》劇本的人都對劇本表示壹致認同,但最後劇本被顧長衛攥到了手中。“我看了劇本就很喜歡,覺得丟不下了。”顧長衛行動起來———2003年4月9日,《孔雀》在河南安陽附近的小城鎮,壹個被稱為水冶的地方開了機。

《孔雀》是壹部描寫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壹個普通家庭兄弟姐妹三人命運遭遇的故事。影片最初的設想是請章子怡或徐靜蕾擔綱女主角,都因為檔期調整不過來而沒有參演,最終挑選了張靜初飾演姐姐、馮?飾演哥哥、呂玉來飾演弟弟。從完成的影片來看,第壹次當導演的顧長衛對演員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的電影有壹點蒼涼”

“文如其人,每部作品都能讓人感覺到那個導演是怎樣壹個人。我是特別普通的人,我喜歡樣式上看起來簡單,內容更深刻壹些的東西。《孔雀》就是這樣壹部電影。”相同的劇本,不同的導演會拍出不同的效果。《孔雀》從開拍起便註定要打上顧長衛的烙印,比如以河南安陽話作為影片對白語言,鏡頭冷靜、呈藍灰色調,構圖細膩、講究,長鏡頭的大量運用,這些都是顧長衛為《孔雀》所作的獨特的設計。

《孔雀》從弟弟的視角切入,配以旁白講述故事。影片曾被顧長衛處理成壹個從頭至尾順流而下的故事,但他最終放棄了這樣的形式。現在,影片的故事被分成了三段式,分別講述姐姐、哥哥、弟弟三人的命運。用這樣的形式,顧長衛稱是為了“更讓人回味”。在電影中,導演刻意弱化了人物所處背景以及故事描述的時代,而更關註壹個普通家庭中的個體生命。顧長衛說,不論是什麽時代,個體都會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遇到那樣的故事,“我的電影有壹點蒼涼,它不是要對背景和時代進行評價,而是想表達這樣的主題:普通人也有很多希望。我對那些平凡人的生活始終心存敬意。”

顧長衛說自己是個細膩的人,這壹點從他為影片安排的諸多細節中就可以看出來:電視中正在播出的《追捕》;全家人壹起做煤球;戴著白色工作帽的刷瓶工……“希望這部電影能夠讓人回到那個年代,回憶起自己那時的生活。當初我在看劇本時,滿腦袋都是那個年代自己經歷的事。”這部電影顧長衛拍了156場戲,最後只用了130場戲。他說:“我希望電影要有留白,給觀眾壹些空間,有壹些情境是可以讓觀眾自己去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