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網店發展現狀
壹、目前我國糖果行業新品研發能力不足,產業結構較為落後,核心競爭力較弱,行業整體利潤遠低於國外品牌,轉型升級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在國內糖果行業發展擴張之時,國際上保健型、低糖型、趣味型和生態型等各種類型的糖果有加快步伐集體進攻我國高端糖果市場之勢。與之相比,我國糖果市場的產品卻顯得很單壹,在國外企業緊逼和國內企業激烈競爭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糖果行業產品開發阻力重重。
三、國內糖果企業的競爭主要停留在價格層面上,對新領域的開發與外資相比明顯不夠。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妨礙了國內糖果企業與國外品牌的競爭,使其利潤遠不及國外品牌,國內品牌的主戰場也被逼下沈到了二三級市場。
四、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費量為3公斤左右,而我國只有0.7公斤,因此我國糖果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企業的突圍應該重在產品的更新換代上,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不斷豐富產品品種。我國糖果行業面臨小產品、大市場的需求格局,糖果生產企業正處於結構調整、產品更新、優勝劣汰、企業重組的階段。隨著糖果類食品的市場運作由產品競爭向市場營銷的轉變完成,糖果行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的增強,國內市場在不斷被開拓,並且新生產品的出現不僅促進經濟增長,也進壹步促進了市場的多元分配。目前,中國中高檔糖果巧克力60%的銷量產自大賣場及連鎖超市。借助大休閑化回歸KA市場,成為不少糖果企業這兩年的重要舉措。此外,不斷升級的各類店鋪已經成為散貨零售終端的重要形式。壹場線上銷售之爭已經在各大糖果企業之間展開。加強與國內領先的B2B、B2C等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大力扶持電商渠道,打破糖果產品銷售的空間和時間界限,已經成為糖果企業轉型的又壹途徑。
六、糖果行業的上遊行業主要包括傳統農業如種植業、養殖業、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行業。行業的下遊主要是銷售環節,通過多種渠道如大型商超、直營店、經銷商便利店、電商平臺等進行銷售,最終端是消費者。2017年我國糖果產量相較2016年減少了20.5萬噸,2018年產量繼續減少,2019年糖果產量回升至329.8萬噸。截止至2020年10月,中國糖果累計產量為230.7萬噸,同比下降了8.69%。
七、在我國糖果行業競爭格局中,國外品牌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行業市場中排名前五的均無國產品牌,其中瑪氏占比達到22%,排名第壹。其次是雀巢,占比為8%,阿爾卑斯和億滋國際占比均為7%。目前中國糖果行業的知名品牌有阿爾卑斯、德芙、大白兔、徐福記、費列羅等,其中阿爾卑斯、德芙皆為國外品牌。
八、在居民健康意識提升的情況下,我國人均糖果消費量逐年降低,傳統糖果市場發展空間有限,本土企業需重視自身產品的研發創新和更新換代能力,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糖果產品,挖掘市場潛力。在此背景下,我國糖果行業將迎來結構調整、優勝劣汰的洗牌階段。市場對低糖、無糖、高膳食纖維食品和飲料的需求不斷升溫,優化產品是未來食品和飲料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