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制取氯氣?
實驗室通常用氧化濃鹽酸的方法來制取氯氣:常見的氧化劑有:MnO?、KMnO?、Ca(ClO)?等,發生的反應分別是:
這兩個反應用的鹽酸比較稀的話,反應將不再進行,沒有鹽酸可用壹種非還原性酸和氯化鈉的混合物代替,也可產生氯氣。
1、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氣法或者排飽和食鹽水法
2、凈化方法:用飽和食鹽水出去HCl氣體,用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3、尾氣吸收:用強堿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
擴展資料:
氯氣的發現:
舍勒發現氯氣是在1774年,當時他正在研究軟錳礦(二氧化錳),當他使軟錳礦與濃鹽酸混合並加熱時,產生了壹種黃綠色的氣體,這種氣體的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使舍勒感到極為難受,但是當他確信自己制得了壹種新氣體後,他又感到壹種由衷的快樂。
舍勒制備出氯氣以後,把它溶解在水裏,發現這種水溶液對紙張、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還發現氯氣能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
從1774年舍勒發現氯氣以後,到1810年,許多科學家先後對這種氣體的性質進行了研究。這期間,氯氣壹直被當作壹種化合物。
直到1810年,戴維經過大量實驗研究,才確認這種氣體是由壹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物質。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為chlorine,這個名稱來自希臘文,有“綠色的”意思。我國早年的譯文將其譯作“綠氣”,後改為氯氣。
性質:
氯是壹種非金屬元素,屬於鹵族之壹。氯氣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十分活潑,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態的形式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當中,對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重要意義。
氯氣為黃綠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3.214g/L),熔點?101.0℃,沸點?34.4℃,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