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不表現為縮小的CKD有哪些?
慢性腎臟病(CKD)的腎臟功能損害由輕到重,持續進展,直到腎功能完全衰竭為止,而這些壹般也是不可以恢復的。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出現損傷(如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表現為血液、尿液病理學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60毫升/分鐘/1.73平方米。具備以上任意壹條即可診斷。根據GFR下降的程度,將慢性腎臟病(CKD)分為5期。慢性腎臟病(CKD)分期如下:
1期基本正常 GFR(毫升/分鐘/1.73平方米)90~120 腎臟功能的程度100;
2期輕度異常 GFR(毫升/分鐘/1.73平方米)60~89 腎臟功能的程度50~100 幾乎沒有癥狀;
3期中度異常 GFR(毫升/分鐘/1.73平方米) 30~-59 腎臟功能的程度30~50 可出現夜尿增多、血壓升高、貧血;
4期重度異常 GFR(毫升/分鐘/1.73平方米)15~29 腎臟功能的程度10~30 可出現疲勞、水腫、貧血;
5期腎衰竭(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GFR(毫升/分鐘/1.73平方米)<15 腎臟功能的程度<10 可出現厭食、 惡心、嘔吐、乏力、胸悶、尿量減少、貧血. 5期腎衰竭也即尿毒癥,它常是腎臟與腎臟有關疾病的最終歸宿。在做出尿毒癥的診斷後,還需註意有無同時存在的需緊急處理的病理狀態和並發癥,如高血壓、尿毒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血鉀癥、急性肺水腫、尿毒癥腦病、腎性骨病、腎性貧血、出血、營養不良、酸中毒、鈣磷代謝紊亂、電解質紊亂等,這些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