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旅行與富人旅行的區別:妳在忙著花錢,他在忙著賺錢
每逢節假日,旅行便是壹個很熱門的話題,壹想到旅行,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 美食 、美景、各地的風土人情、 歷史 文化……,還沒想好去哪,腦子裏已經浮想聯翩了。
當我們結束壹趟旅行時,大多數人收獲的是手機裏數不勝數的美照、精美的紀念品以及旅途中那些讓我們難忘的人和事。
然而有些人旅行 ,不僅欣賞了美景,品嘗了 美食 ,還靠著旅行賺得盆滿缽滿 。
壹本《最富足的投資》,讓很多讀者認識了美國的吉姆.羅傑斯,他是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是美國證券界最成功的實踐家之壹。
37歲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的羅傑斯,曾經騎著摩托車環遊世界, 壹邊 旅遊 ,壹邊投資,把全世界的錢都給賺了 。
記錄片《侶行》讓我們了解了中國最牛的夫妻張昕宇和梁紅,他們賣掉自己的公司和房子,飛越23個國家,挑戰極地,拍記錄片,回來後賺了兩個億。
什麽原因使他們在旅行中賺到了錢
壹、富人們終身都在致力於投資
對於富人們來說,旅行的意義絕不是簡單的放松和享受,他們往往帶著生意人的眼光去看待旅行中的人和事,對任何壹次可以賺錢的機會絕不放過。
吉姆.羅傑斯年僅五歲的時候,就會在棒球場上撿空可樂瓶賺錢。在他退休環遊世界的時候,他以金融家敏銳的視覺,考察了世界各地的投資機會,先後買過很多國家的股票,如:奧地利、日本、西班牙等,就連我們中國的股票也在1999年就開始持有。
盡管很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吉姆.羅傑斯仍視賺錢為壹種樂趣, 投資是他終身都致力的事。
二、那些能在旅行中賺到錢的人, 知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百度百科介紹,吉姆.羅傑斯畢業於耶魯大學 歷史 系,還獲得牛津大學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學士學位,畢業後,選擇投資管理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曾說,“學習 歷史 和哲學吧,然後全球旅行,這樣妳才能掙大錢”,他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每到壹處,他都會考察當地的物產、 歷史 、政府政策、證券市場等,可以說,他的每壹次投資都做足了功課,並不是憑著感覺去盲目投資。
那對靠《侶行》賺了兩個億的最牛夫妻,妻子梁紅是壹名大學生,丈夫張昕宇是壹名退伍軍人,曾參加過抗洪救災,在部隊的學習和歷練,讓他有著過硬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挑戰精神,並具備壹定的處事應變能力。
這些能在旅行中賺到錢的牛人們,個人所具有的知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壹個人的思維往往受知識結構影響,無論我們從事什麽工作,知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那些所謂的富人們都十分節約, 他們的每壹分錢都會花在刀刃上
關於旅行,據壹位身在在悉尼的朋友介紹:在悉尼,甚至世界上很多其它地方,去海邊度假遊玩的人群中,坐豪華遊輪的,往往是那些並不是很富有的人,而真正的富人們,只會選擇普通的遊艇,避開人多的喧囂,邊觀光,邊談事情。
很多大佬們的節約,常常讓我們感到難以置信,比如:地產大亨李嘉誠的壹套西裝可以穿八到十年;華為手機創始人任正非會和員工壹樣排隊打飯;坐擁百億資產的宗慶後,壹日三餐基本都在公司食堂吃等等。(這些大佬們在生活中如此“摳門”,做慈善時卻是毫不吝嗇的。)
任何時候都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才是這些大佬們的致勝法寶。
能壹邊旅行,壹邊賺錢的人,都是具有壹定的知識水平和投資理念的,他們懂得賺錢,也懂得如何花錢。
我們或許不能像吉姆.羅傑斯、張昕宇梁紅夫婦那樣,依靠旅行賺得盆滿缽滿,但 他們的富人思維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
很多人常常把 讀書比喻成壹個人思想的旅行 ,這是壹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是的,我們或許沒有能力和時間,遊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可以通過詩人筆下“壹覽眾山小,會當淩絕頂”的千古佳句,體會到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通過“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遙看瀑布掛前川”的詩句,“看到”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和朦朧之美。
通過這種思想的旅行,在《簡.愛》中,我們“看到”簡被舅媽虐待、被表哥欺負時,那份勇敢與倔強;“看到”簡,盡管外貌矮小、瘦弱,但在面對愛情時,卻是不卑不亢的。
我們為她所遭遇的不幸感到深深的難過,也為她收獲的幸福感到由衷的喜悅。
每壹次思想的旅行,都會讓我們感到充實而愉悅, 有些人看過,便會徹底放下了,有些人則通過讀書實現了變現。
那麽如何讓讀書變現呢
①、可以通過讀書攢素材、記讀書筆記,做知識煉金,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靠做自媒體創作賺錢。
讀書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壹個最重要的方式,很多靠寫作變現的大腕們,每年都要讀很多書,例如:月入早已上千的“Tina心理”賬號作者,據她在壹次直播課裏袒露,她每年都要讀上百本書(千萬不要被這個數字嚇到,高手們自有自己的讀書方法)。
②、每讀完壹本書, 可以寫聽書稿、拆書稿、書評等投到有需求的平臺,賺取稿費。
現如今,生活節奏日趨加快,要想完完整整的看完壹本書,是壹件很奢侈的事情。
聽書早已是現代 社會 ,大多數人獲取知識、拓寬視野、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了。很多平臺對聽書稿的需求都很大,如:十點讀書、樊凳讀書會等。
有書、簡書等平臺對拆書稿、書評也都有需求。
③、 可以在小紅書,抖音這些平臺上做讀書手帳分享,靠吸粉帶貨變現。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無論是身體的旅行,還是思想的旅行,要想讓旅行變得有價值,我們首先得具有讀書學習、投資理財的富人思維。
以上是我個人的壹些觀點和看法,歡迎妳在評論區輸出妳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