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養育女孩讀書筆記

養育女孩讀書筆記

————作者[奧]史蒂夫.比達爾夫

曾經我也以為男孩應該是調皮壹點兒,女孩應該文靜壹點兒,男孩喜歡汽車、玩槍,女孩喜歡毛絨玩具。其他也沒多大差別吧!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真的是大不壹樣。他們的發育、智力、愛好、交友、學習、運動幾乎截然不同。

用作者的壹句話說明妳需要學習養育女兒的意義吧:當妳的女兒長大,妳能看到妳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妳感到驕傲並且非常滿意,當妳離開,壹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把妳教她的壹切傳給她的後代!

壹、女孩早慧

女孩的發育要比男孩快,特別是大腦能力方面,早在媽媽的子宮裏,她們的身體就開始分泌雌激素,剛出生,她們的發育水平就比男孩早幾周。

在說話、寫字、畫畫方面,女孩也能領先男孩6~12個月。讀幼兒園時,女孩也比男孩的分離焦慮少。男孩的大腦大概20歲發育好,而女孩的大腦要早上兩三年。

二、女孩成長的五個階段

第壹階段:出生到2歲時——安全感,我是否被愛,是否安全

生命的早期是大腦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幫助她們大腦成長的正是愛、微笑、歌唱和各種有趣的互動。媽媽和寶寶之間存在默契的呼應,這些對話能夠幫助孩子確認媽媽對她的愛,這有助於她在成人後察覺他人的情感,學會***情。

嬰兒是不會自己安撫自己的,所以他們很容易煩躁,哼唧,嚎啕大哭,(媽媽用她特有的聲音回應“怎麽了寶貝,媽媽來了”)照顧者幫她們平靜下來,抱起來,安慰她,幫他放松,以後她也會學會安慰自己。在得到數千次這樣的安撫之後,她的大腦就逐漸形成了壹條從壓力通往放松的通道,這也是她今後將使用的通道。

寶寶們也需要伴隨著興奮、快樂,比如躲貓貓遊戲,和爸爸壹起追跑打鬧。有研究表明 ,跟爸爸們壹起瘋玩長大的孩子比那些只玩溫和遊戲的孩子,抗壓能力要高得多。

陪孩子玩是非常重要的事,玩耍能夠激發她們大腦的潛力,愛玩的人都善於創新,而且在開心狀態下長大的孩子不畏縮,也不木訥,活力十足。

(作者對這個時期的各種早教項目深惡痛絕,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壹些陌生人,記得她真正需要的是妳!)

第二階段:2歲-5歲——探索,世界是否有趣快樂

這個階段的女孩子們的重點就是探索,藝術、運動能力,都是從1~5歲這個階段開始的。父母對於男孩,可能更多地會加入數字、空間等概念,而對於女孩,則更多地強調感受和美,我們無意中就開始對男孩灌輸理性感受,對女孩則強調情感體驗。事實上,妳可以多跟妳的女兒談數字、搭積木,這對培養他們的數字空間能力大有裨益。

比如可以在扣扣子的時候跟她講壹顆、兩顆、三顆、四顆……

對於給孩子準備玩具,準備幾樣放到方便取用的盒子裏,經常換幾樣就可以了。對女孩子來說,壹些廢紙、彩筆、蠟筆、顏料、廢舊賀卡、貼紙就是壹個非常有創意的玩具庫。

女孩無疑比男孩更愛美,但是媽媽們不要給女兒打扮過頭了,最好是買可以讓她可以方便的玩水、玩泥巴、玩顏料的衣服。

請記住自然最重要,學琴等各種學習活動如果開始得過早,反而會損傷她的智力。孩子需要自己的時間,需要白日夢和無所事事的空間,這樣才能讓想象力得以發展。關掉電視,讓孩子們可以思考,和自己對話。

要溫和但堅定地教給女孩紀律和規矩,幫助她們處理自己的感受,特別是在強烈情緒的時候能夠清晰地思考。

第三階段:5歲-10歲——與人交往,我跟他人是否能好好相處

從發展過程來說,小嬰兒和爸媽壹起最好玩,3歲以下的孩子在壹起能好好相處的時間也超不過幾分鐘。但到了4、5歲後,女孩子們就可以在壹起好好玩那些幻想和假扮的遊戲—比如百玩不膩的過家家。這些遊戲是培養創造力的基礎,而且我們是在玩耍中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溝通。

對於女孩來說,朋友如同氧氣壹樣重要。女孩和朋友發生別扭後,她需要家長們關心她,撫慰她,妳是她社交上的領路人,但大部分情況妳完全可以不用幹預,在她求助時,幫她分析,給予建議就可以了。

在交友方面的7個建議:友好、分享、同理心、控制攻擊性、道歉、理解情緒和知道什麽人可以信任。

媽媽是女孩子在社交上的榜樣,如果妳經常和妳老公當著孩子面情緒失控,要麽她完全和妳不壹樣,要麽就完全壹樣,所以,那樣做是非常愚蠢的。

在媽媽和寶寶的關系中,如果沒有建立起安全的連接,當媽媽們抑郁、疏離、憤怒,她會更靠近媽媽,試圖幫助她、安慰她。這些女孩在交友時也會更願意和焦慮和壓抑的人在壹起,因為這些人有媽媽的影子,她要幫助她們。

第四階段:10歲-14歲——了解內心,發現自我,發現真正的快樂

到了小學高年級,女孩們很有大人樣,敏感而成熟,妳以為終於可以松口氣了,但請妳註意,這個階段的女孩需要更多的關註和陪伴,需要多教導、多解釋、多詢問,參加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把她推出去讓她獨自成長,承受各種壓力。

教育不是裝滿壹桶水,而是點燃壹把火。天賦(如寫作、繪畫),性格(勇氣、同理心),承擔某項任務(如保護大自然),他們能從中得到巨大的快樂,父母的任務就是發現和強化孩子的火花,這些火花能夠讓孩子們在學校表現得更快樂、自信和健康。

幫助她們判別是非,如果妳自己違背了良知,縱然別人不說,妳自己也會討厭自己。靈魂具有創造力,它是真實的自我,孩子們需要去發現它,承認它,和它友好的相處。女孩子需要壹個榜樣的年長女性,讓她知道如何成為壹個強大的、有內涵的女性。最好是她的媽媽,如果媽媽不可以那麽也可以是老師、她的姑姑阿姨等。她們應該具有內心溫暖平靜,而又不乏味平淡,並且欣賞和支持妳的女兒。

第五階段:14歲-18歲——踏入成人世界,我能對自己負責嗎

14歲的女孩,她已經很高,度過了青春期,非常聰明,怎麽樣,是不是可以放手了?或者完全把她當朋友,這樣大人是會輕松不少。但請記住,答案是NO,此時她們的大腦前額皮質的控制中心還沒有“完工”,當她有壓力、緊張時,大腦的“杏仁核”——沖動和情感反應的中心,就會馬上控制她。所以,這時候她們仍然需要父母,而不是朋友,妳需要規定她晚上幾點必須在家,禁止飲酒,隨時知道她在哪兒,和誰在壹起,也許這樣做有點老套、不受歡迎,但這正是有責任心的父母應該做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學會自立、思路清晰、情感強大、處理好和別人的關系、做事有目的性,但這個過程非常艱難。有這樣壹個案例,14歲的瑪瑞拉在壹天放學後和同學們壹起過馬路,被壹個大貨車嚴重撞傷,1人喪生,5人重傷,歷經多次手術治療後她基本上能夠像正常人壹樣生活了,但患上了嚴重的創傷應激障礙,她非常害怕靠近馬路和汽車,她的爸爸媽媽給她找了壹位應激心理咨詢師,慢慢地她們建立了較好信任關系。這壹天,心理醫生覺得是時候談談核心問題了,她問瑪瑞拉,這次事故中是誰的責任,瑪瑞拉當然認為是那個闖紅燈的白癡司機造成的,這時心理咨詢師問她有沒有在綠燈時觀察過過往的車輛,這壹下點醒了瑪瑞拉,她意識到自己太過信任人行道和交通燈,她和同學們說說笑笑,根本沒有觀察到周圍的環境。她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瑪瑞拉被成功地治愈了,她不再害怕公路和汽車。這個課叫“成長”,雖然太過殘酷,它告訴女孩們自己要為自己負責,保持清醒和警覺,這可以保護自己。

希望我們每位做爸爸媽媽的會員都要告訴自己孩子這個案例!

三、危險與幫助:度過五大危險區

1、過早的性感不要

現在女孩子們的成長過於迅速了,女孩子過早地關心美、時尚、化妝、交男朋友以及性關系這些話題,她們會糾結於自己外表是否足夠美,身材是否火辣,但對精神健康的重視遠遠不夠。

女孩們在10多歲時勉強能忍受男孩,14歲或15歲覺得男孩有意思但招人厭,慢慢會找到壹兩個好朋友,如果能夠碰到壹個有趣善良的男孩,她就願意跟他相處、約會,發展為親密的關系,但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信息渠道讓他們了解性的角色,她們以為性是獲得愛的方式,她們以為不那樣做,她的男朋友就會離開,於是過早的性行為就發生了。墨爾本拉貝托大學曾針對青少年性問題做了調查,發現擁有多個性伴侶的女孩的人數從30年間從4%增長到了20%(2008),而2002年還是10%。

教會孩子區分喜歡、愛和色欲的不同,要告訴孩子喜歡異性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戀愛的話會有什麽樣的問題,而對於色欲則要堅決戒除。

其次,要管好孩子接觸的信息渠道。我們知道成年人看電視是為了娛樂,而孩子們則是在看世界在流行什麽,電視告訴孩子相貌最重要、妳的身材不夠好、隨便發生性關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要記住孩子臥室裏絕不能放電視機,大人們在家也基本上不要看電視,不要購買那些女性時尚雜誌或者避免讓孩子看到。管理好孩子的上網、電子產品和社交工具的使用,限制使用時間,並在青少年適宜的環境下使用(如中國的綠壩)。

也許作者所處的澳洲要比我們中國更開放和前衛壹些,問題也更多,但無論如何,媽媽們需要擔負起女兒在性問題上的教育!

2、阻止壞女孩

我們經常在媒體裏看到壹些小太妹欺負人的事情,有的甚至特別過分,把被欺負女孩的衣服都給脫光了。要知道大概有1/5的孩子在學校裏受過欺淩,這是個需要家長們普遍重視的現象。

對欺淩者群體的研究表明,這類人的家庭雖然富裕,但缺少關愛,她們對自己認識很糟糕,只有將自己的痛苦轉移到別人身上,這樣才會感覺好點,而且這類人患抑郁癥的比例很高,容易出現自殺傾向。

對待欺淩者,作者認為回擊不是好的解決辦法,因為她敢欺負妳,意味著她就比妳強大,或者她有小團夥。告訴孩子要大聲說出自己的不滿,明確表示妳很生氣,尋求幫助,這都是有用的措施。由荷蘭發起的壹個全球性的項目“巖石和水”,建議教會孩子挺胸站立、有力地與對方目光接觸、大聲告訴對方停下、然後走開等技巧。害怕、順從只會助長壞女孩的氣焰,她會壹直選擇妳作為欺淩的對象。要記住拿破侖小時候遭受到壹個高大的壞孩子的欺負,拿破侖的選擇是反擊,屢敗屢戰,直到最後那高個子服軟為止。

也要告訴女兒,當她的朋友被欺淩時,要勇敢地站出來反對欺淩,而不是軟弱地躲開,這樣那些壞女孩也不敢欺淩她,而且即使發生了,她的朋友也會幫她。

如果孩子的這些措施都沒用,家長需要有所作為,采用平靜、友好而堅決的態度與校方、老師、對方的家長溝通,跟進處理效果,如果無效的話,堅決轉學!爸爸們在這類事件中要站出來,為女兒打氣,做女兒的靠山!

3、讓減肥滾蛋吧

當前大部分擺脫貧窮的國家都面臨與體重有關的兩個問題:壹是大約有1/4的兒童“超重”或“肥胖”;同時又有很多人飲食紊亂,什麽都不吃,而且越來越多的女孩陷入了後壹種情況。而事實上,我們不應該那麽關註體重,健康比體重更重要!享受美食、鍛煉身體才是最好的。

為了減肥的人會選擇節食,但50年的研究發現節食幾乎無效,95%的人會在2—5年內恢復體重。妳要知道,我們人類擺脫饑荒也不過200年的時間,我們從石器時代進化來的機制是:妳老吃不飽,身體以為遇到了饑荒,那麽得趕緊給妳增加體重!在節食者的體內,負責刺激食欲的葛瑞林會增加大約20%。而且反復節食會讓我們更胖,對身體損害會更大,那些在青春期有過體重控制的人在成年後體重會明顯高於同齡人。用體重指標來衡量健康非常不科學。

記住嘲笑胖子是壹種病態的行為,肥胖的孩子受欺淩的可能性要比普通孩子高63%;讓孩子節食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她們覺得是自己的錯,有些孩子為了節食甚至吸煙,在青春期甚至有8%的女孩吸煙是為了減肥。

媽媽應該成為壹個健康的榜樣,不要過分關註體重,不討論節食,不要看那些電視節目,絕對不要考慮減肥。冰箱裏不要有軟飲料,全家壹起吃飯,不要開電視,吃飯時只討論積極的事情。不要把食物分成“好食物與垃圾食物”,而是“日常食物與偶爾食物”,吃那些高熱量食品也不要有負罪感,那只會讓妳大口吞下。記得全家在壹起運動,這會形成對運動的喜愛。

壹旦妳的女兒過分關註體重,情緒變化大,吃飯顯得很挑,很痛苦,那妳就要警惕飲食紊亂,早期幹預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壹定要選擇專業的治療師。要記得飲食紊亂是壹種嚴重的心理疾病,而不是什麽普通飲食問題。

4、遠離酒精和毒品

在澳洲,大概有35%的酒被學齡期的孩子喝了,這是非法的,而酒是他們父母提供的。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少喝點酒沒什麽關系,還有所謂“地中海方式”,吃飯時讓孩子抿壹小口紅酒。這是完全錯誤的,研究證實,即便是十幾歲的孩子少量飲酒,都會以非常驚人的方式改變大腦。他們的腎臟、肝臟還沒有發育完全,無法像成年人壹樣快速吸收酒精,於是對大腦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而且青少年習慣性飲酒,他們成年後酗酒的可能性比青少年時期未接觸酒精者要多60%。更別說什麽酒後亂性之類的危險事情。所以,美國把21歲作為了禁酒的年齡,這是非常合適的。當然,毒品之類的危險就更不用多說了。

孩子們與酒精、毒品的距離與富裕程度無關,與受教育水平無關,與智力、能力無關,唯壹的因素是來自家長的監督和指導。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酒精和毒品對身體的危害,對孩子在哪兒,與誰相處的規矩和底線,通過友好但堅決的談判,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確保她們有能力保證自身安全。

切記不要給孩子喝酒,家長們偶爾喝壹杯,逢年過節喝點就夠了,特別是不要在壓力大的時候喝酒,否則她會看到妳“需要”酒精,壞榜樣遠比言行更重要。

5、撕破網絡世界的面紗

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網絡了,但網絡世界的負面也隨之而來了:

虛擬交往取代了真實的人際交往,年輕的女孩們再也不想離線,Facebook、Instagram、微信、微博、QQ空間上隨時都有信息在更新,睡覺時手機也不離枕頭。因為是虛擬世界,所以有惡毒評論盛行,而對孩子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比如有壹個對肥胖姑娘的評論:“妳需要壹個擁抱……在妳的脖子上……用壹根繩子…”而因為網絡欺淩造成的自殺也屢屢發生。

網絡上的色情信息更是滿天飛。澳大利亞有53%的13歲以下的女孩看過色情圖片,16歲的女孩的比例則達到了97%。她們在做作業時用搜索引擎就會彈出無數個無關的色情信息。這是壹代沒有性經歷就看過性暴力的孩子,研究表明,這會誘導男孩子認為可以強迫女孩進行性行為,而女孩也會困惑,女人是不是為男人服務的工具,女孩即使不喜歡這樣,她也會困惑於,按照色情片,她應該享受這些。

父母們應該怎麽做:妳要和妳的孩子進行深度的談話,讓她明白網絡的便捷,也要知道網絡上到處存在的陷阱和陰暗面;妳可以幫孩子註冊社交賬號,但要設置為最大程度的隱私保護,妳要成為他們的好友,告訴孩子父母只是關心妳的安全;給孩子用的電腦安裝網頁過濾系統,妳要關註她的上網記錄;對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做出限制,特別是睡前不得使用電子屏幕;最重要的是妳要和妳的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她看到了什麽讓她不開心的事情都會跟妳說,而妳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警覺。

三、女孩和她們的父母

1.女孩和媽媽

媽媽是女兒的榜樣。對95%的女孩來說,同性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而且壹般都是母親讓她們懂得了成為壹個女人的意義。在她不同人生階段,她可能會崇拜媽媽、憎恨媽媽、敬仰他、指責她,但沒有女兒會認為她不重要。

我們多次講過“鏡像神經元”—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們看到他人的行為轉變成為自己做事的方式。所以,做好準備吧,妳的女兒將會成為妳!妳和朋友如何相處?妳是如何面對壓力?妳是如何放松?特別是妳如何和妳的愛人相處?妳是不是個路怒族,妳是不是情緒會突然爆發。有了孩子,就是要給自己各種行為裝個檢查器。

讓妳的孩子了解妳的價值觀,比如註重安全,體諒他人,信守承諾,必要的讓步和妥協,短期和長期的態度,勤奮與收獲等。她雖然可能會表現得不以為然,但她們會逐漸采納妳的見解的。

在女孩們步入學校後,如果妳能為她們營造壹種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就會幫助孩子們從學校的喧雜和競爭的環境中平靜下來,比如全家壹起吃飯,固定時間睡覺(睡前閱讀),經常性安排壹些外出活動,壹些智力性競賽(字謎,填詞)的活動,生日party,與父母單獨談話或旅行的活動。

要記得放手是必然的,是幫助她成長的壹部分,到了16歲,她就不會想讓妳陪伴她太多。妳把她培育得越出色,她就會走得越遠,但要知道得到愛滋養的孩子越長大,雖然空間距離越遠,但內心與她的媽媽就越親密。

2.女孩和爸爸

研究表明,爸爸如果在培育女兒上投入較多,她就會表現出更多的自信、成績更好,而且很少出現少女懷孕、酗酒或吸毒的問題。爸爸們如果做更多的家務,女兒就會更有自信選擇壹些挑戰性的工作,如成為領導人、科學家。

孩子小時候就會判斷家裏這個又高又壯的家夥是威脅還是安全?妳要讓孩子感到安全,就需要用溫柔的聲音在家裏說話,不僅對她,也包括所有的家人。妳要和他玩騎馬、摔跤的遊戲,假裝被她打敗,她會非常興奮,而且感覺到妳在保護她。

心理學家發現,爸爸和媽媽對女孩的作用是互補的,媽媽讓女孩安心,爸爸則給她們自信。而且爸爸與女兒的關系是她以後與男性相處的基礎,如果爸爸尊重她,聽她的意見,她就不會接受別的男孩不尊重她;如果爸爸經常和她開玩笑,和她討論壹些深刻的話題,她會更加自信,不被別人操縱;如果爸爸經常開心和她壹起玩,她就會知道自己很有魅力,是被人喜歡的!

許多青春期的女兒會跟爸爸對著幹,爸爸對女兒看不順眼,女兒想成為自己;爸爸想控制女兒,女兒則用敵意來對待控制。但建議爸爸們要知道壹些事情,青春期女兒的情緒是很難控制的,她的前額皮質在重建,杏仁體控制了她的大腦,要麽反擊,要麽逃跑,她很難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喜歡迷戀壹些瘋狂的事情,但那都是短暫的。妳想要幫助她,需要拿出妳的傾聽、耐心、溫和、幽默、同理心,而不是道理、指責。

希望大家都能培育出壹個親密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