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要求員工活到100歲有科學依據嗎?
近日,基因檢測上市公司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再“爆金句”。在5月28日的貴陽數博會論壇上,汪建要求員工活到100歲、不能有出生缺陷、不能患心腦血管疾病等,網友調侃,“高新技術公司玩成了傳銷公司”。
事實上,熟悉汪建的都知道,這不是他第壹次發表這樣的言論了,在2017年第三屆浙商高峰論壇上,汪建就曾道出了華大基因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
第壹,不能輸在娘胎裏,胎兒發育要好;
第二,我們是做基因研究的,如果我們的職工、家屬得的腫瘤是醫院發現的,這將是我的恥辱;
第三,我們的電梯統統關掉了,上班爬樓梯,還到處放置體重秤。“三高”都不降,妳的工資就別漲,妳要死於心腦血管病就是我的恥辱。
如此沒有因果關系的邏輯在這位董事長身上也不是第壹次體現了,去年年底汪建接受采訪時表示反對打宮頸癌疫苗,理由是4000塊錢的價格太昂貴,不如做每3年花50塊錢做基因檢測。對此有醫生明確表示,基因檢測不能代替宮頸癌疫苗。
2017年上市的基因領域頭部企業華大基因,曾連續18個漲停,市值壹度突破千億大關,被視為“基因界的獨角獸”,卻不顧生命科學,頻出驚人言論。那麽,華大基因的言論到底能不能實現,目前的基因檢測又究竟能做到什麽程度?
零出生缺陷和避免心血管疾病?不可能!
汪建的言論包括三方面: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患心腦血管疾病、要求員工活到100歲,說出這些言論到底是盲目自信還是真有科學依據?
我們先來看第壹個,汪建曾表示“到目前為止,通過基因檢測,華大員工生的1400多個孩子沒有壹個有出生缺陷”。據官網顯示,華大基因的業務之壹是進行植入前的胚胎檢測和妊娠後的新生兒檢測,檢測出來有可能,但是檢查出胎兒有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之後要不要生這個孩子,到目前為止還是個沒有定論的醫學倫理問題,華大基因又是怎麽解決的?
翻看汪建之前的言論,不難找到答案。在第三屆浙商高峰論壇上,汪建表示:“我說服不了社會,我說服了華大,我們華大6000多員工,生了1300多個孩子了,沒有壹個有這樣的疾病”。
這是華大基因企業和員工的選擇,但這壹觀念並不壹定能被所有人接受。
對於不允許員工患心腦血管疾病這壹條,華大基因通過控制員工的飲食、鼓勵不坐電梯爬樓梯、盯住三高,來杜絕心腦血管疾病。
在知乎“如何看待華大基因汪建對於員工需活到100歲的言論?”的問題下,丁香醫生回答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是極其復雜的,除了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致病因素外,還有性別、年齡、遺傳背景、精神壓力等不可控因素。另有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還可能與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有關,比如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桿菌等。所以,對於心血管疾病,再好的預防其實也無法百分之百避免它的發生。”
此外,“活到100歲與疾病篩查也沒有必然聯系,”煤炭總醫院病理科主任楊連君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華大基因要求員工活到100歲只是企業的壹個美好願景。
23魔方創始人兼CEO周坤表示,“從生物的老化性來講,理想狀態下人可以活到120歲,但是人的壽命要依靠醫學、環境等各方面的綜合進步,單靠基因技術不可能讓人活到100歲,有的疾病並不壹定跟基因相關,更多與環境、生活習慣等有關。”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