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張德兆

張德兆

[?億歐導讀?]?關鍵轉折點未到,難題仍未解決。

作者丨張男

編輯丨張嫣/楊雅茹

疫情之下,百業蕭條,但無人駕駛技術卻意外獲得關註。

受制於疫情的傳染性,無人化商業模式壹時被熱議。在這場“抗疫”中,無人車價值逐漸顯現。武漢方艙醫院內,無人車輛往來穿梭。這些車輛擁有遠程調控裝置,配合醫院需求隨時上崗。此外,車輛的提供方安排工程師進行監控,有需求隨時響應。?

壹時之間,無人駕駛的春天好像來了。即使資本寒冬、行業下行,小馬智行(Pony.ai)、馭勢科技仍相繼宣布完成新壹筆融資。前者公布獲得了高達4.62億美元的融資,領投方為豐田汽車集團;後者雖未公布融資金額,但投資方亦是知名零部件企業博世。?

在世界舞臺上,中國自動駕駛技術似乎正獲得認可。?

另壹個好消息是:2月27日,在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公布的“2019年度自動駕駛路測成績單”中,百度的MPI值(Miles?Per?Intervention,每兩次人工幹預之間行駛的平均裏程數)首次超越自動駕駛“老大哥”Waymo,位居36家名單之首。排行榜前十公司中,還有4家來自中國。“自動駕駛已進入中美兩極同時***存的新時代。”AutoX?CEO肖健雄如是告訴億歐汽車。

經歷了2019年的泡沫破滅之後,中國自動駕駛行業實在太需要好消息了。

但如果說春天就這樣到了,或許太樂觀。

等待“關鍵轉折點”

對於中國自動駕駛行業而言,“關鍵轉折點”仍未到來。?

上世紀90年代,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已經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制出國內第壹輛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汽車CIAVT-I型,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由此真正起步。?

但此後20多年時間裏,自動駕駛技術仍只存在於高校實驗中。甚至直到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的“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參賽隊伍也幾乎全部來自大學校園。

第壹個轉折點在2014年。

當年,亟待轉型的百度開始入局自動駕駛,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四大金剛之壹”的吳恩達加盟。

為了與吳恩達見面,李彥宏推掉了好幾個重要會議。長達3小時的飯局過後,吳恩達對李彥宏說:“我希望幫助妳們。”遂即加入百度。此後,他成為百度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其中就包括自動駕駛業務。那壹時期,百度吸納了樓天城、韓旭、彭軍、鄔學斌、倪凱、韓旭等壹眾自動駕駛人才。

2014年9月,百度開啟了與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雖然雙方為期3年的合作在2017年提前結束,但在當時,與德系豪華品牌開啟戰略合作,為百度引來了不少關註。

互聯網巨頭百度的加入,加速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化。越來越多人看到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這其中,也包括投資人。?

2016年到2017年間,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第壹個爆發點。?

諸多技術人員出走百度,陸續成立屬於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如彭軍和樓天城創立的小馬智行、倪凱的禾多科技、張天雷的主線科技等。?

壹時間,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百花齊放”,引得各路投資人競相“撒錢”。這壹定程度上刺激了行業發展,隨後,相關法規陸續出臺。在此過程中,RoboTaxi這類公司獲得了更多資本青睞,成為業界最受關註的企業類型。?

但那段瘋狂的日子已經結束。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腳步放緩。而如今,即便有好消息傳出,但在諸多方面並未有實質上的突破。新的行業發展關鍵轉折點尚未到來。

難題待解

曾在2019年戳破自動駕駛行業泡沫的諸多難題——商業化、資本、供應鏈、政策等問題,仍然未解。?

從技術難度上看,方艙醫院裏運行的無人車與人們期待的L4、L5級自動駕駛,不可同日而語。“開放道路場景”自動駕駛的實現難度,遠遠大於封閉/半封閉場景自動駕駛——前者場景復雜、參與者眾多、極端案例(corner?case)出現概率大。

在當下,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成熟與安全隱患,同樣是制約技術商業化落地、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咨詢機構Gartner曾在2019年發布了壹個“技術成熟度曲線”,不幸的是:諸多自動駕駛公司努力的技術方向——L4級自動駕駛,正處於“幻滅期”。Gartner認為,其技術實現時間將超過十年。另外,L5級自動駕駛則處於“期望膨脹期”。

壹些業內人士的看法則更悲觀。?

“這項技術真的很難,自動駕駛汽車還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在路上普及。”2018年底,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的CEO約翰·科拉菲克(John?Krafcik)曾如是表示。他話音未落,另壹位矽谷大佬——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Wozniak)也發表了看法:“我信不過自動駕駛汽車。”

考慮到技術突破難度,壹直推崇單車智能路線的百度Apollo也開始加碼“車路協同”技術方向。2018年底,百度開放了車路協同代碼,並在長沙街頭進行數月裝有V2X設備的RoboTaxi載客試運營。2019年,百度在長沙測試路段投入45輛RoboTaxi車輛開啟試運營,並在年底的“Apollo首屆生態大會”上,著重介紹了車路協同解決方案。

而在限定場景下,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難度仍不容忽視。

相關區域裏,車輛行駛過程中面臨的意外情況並不少——車輛、人員的隨意穿行、亂停車等情況,都會給無人車行駛造成困擾。

另壹方面,即使是同壹場景,目前各家企業的技術適應能力也並不高。在A礦區可以順利運轉的無人車,到了B礦區卻可能頻頻出錯。各企業仍然需要進壹步打磨技術,以適應未來大規模商業落地的需要。?

即便目前中國自動駕駛企業的MPI值與美國持平,也並不代表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能夠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此外,大規模商用仍需考慮成本問題。

資本方面,雖然剛有兩筆融資信息公布,但放眼整個行業,並不樂觀。?

各企業本身大量的資金需求與不及預期的技術發展、機構愈發謹慎的投資策略相矛盾,行業開始洗牌。

在2019年,RoboTaxi融資企業數量變少,甚至曾經的明星公司RoadStar.ai慘遭清盤,吳恩達離開百度後加入的美國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也隨後轟然倒下,更易實現應用落地的限定場景自動駕駛企業逐漸受到關註。?

但經過了膨脹期之後,自動駕駛公司的估值已經被擡高。疫情與行業寒冬之下,壹級市場募集基金難度加大,資本更加理性。唯有商業落地苗頭的企業更易獲得投資青睞。“投資人會選擇壹個剛需、有買家能力的落地場景(進行投資)。”慧拓CEO陳龍如是對億歐汽車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還未有自我造血能力的自動駕駛公司舉步維艱。

智行者CEO張德兆對億歐汽車表示,明年限定場景自動駕駛可能會有壹些規模化落地,但性價比仍是制約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此外,中國自動駕駛供應鏈不成熟、政策法規落後等問題,依舊需要時間來解決。?

以激光雷達為例,即便很多廠商已將產品價格下探至1000美元以下,但仍不符合大規模商業化標準。而目前,中國僅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部分區域進行路測,與美國加州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政策相差甚遠,並不利於技術叠代。

突發疫情雖然讓壹些自動駕駛公司受到關註,但由於對汽車行業有不小的負面影響,技術公司發展的不確定性也被隨之放大

冬天總會過去,但談春天還為時尚早。

編輯:張嫣/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