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為什麽朝鮮不承認上甘嶺戰役

為什麽朝鮮不承認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進入決勝階段。美軍為了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謀求在談判中的有利地位,片面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10月14日清晨,美軍在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村莊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向我軍發起瘋狂的進攻,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當天,美軍秘密集結在上甘嶺附近的18個炮兵營突然開火,壹天之內向我軍陣地傾瀉了30萬枚炮彈,並出動飛機250架次,投下500多枚航空炸彈,密集的炮彈達到每秒六發。

在抗美援朝之前,西方世界都是看不起中國的,自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甚至是不強)都把中國當成了可以欺辱的對象,壹直到民國時期,都還跟美國簽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所以即便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頭喊出那句“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他們還是不信的,這是中國舊社會給他們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壹場中國對陣十六國的戰爭爆發,當時國際社會沒有人看好我們,甚至蘇聯都是如此,但是誌願軍硬是憑借著不屈的意誌戰勝了強大的對手。

與此同時,不得不說,我們以往的反映這場戰爭的影視劇作品當中,影迷觀眾們最熟悉的,也是上甘嶺戰役。從《上甘嶺》到《英雄兒女》再到《打擊侵略者》等等,都是幾代人的經典記憶。把上甘嶺戰役作為《跨過鴨綠江》的收官之戰,也有“繼往開來”的味道,尤其是對上壹代類似題材影片的壹種光榮繼承。

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金化攻勢”,此次戰役後,美軍再也沒有向誌願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北緯38度線上。這壹戰,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以至於後來有人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