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美女是哪幾位
公元494年吳越交戰,越敗於吳, 越王勾踐被迫屈膝求和,攜妻將臣入吳為質三年。勾踐歸國後,臥薪嘗膽,發誓洗刷這奇恥大辱,於是采用文種提出的“美人計”。幾經尋覓,終於“得苧蘿山賣薪女西施”。西施,姓施,名夷光,有"沈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綄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所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遊泳,以至沈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沈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沈魚落雁閉月羞花,沈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勾踐選到西施後,獻於吳王,吳王大悅:“越貢西施,乃勾踐之盡忠於吳之證也。”從此沈緬於酒色不能自拔,越國卻上下壹心,勵精圖治,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打敗了吳國。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範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壹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二、楊玉環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人,蜀州司戶楊玄琰的女兒。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有“羞花”之貌,傳說玉環在禦花園觀賞牡丹時,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環美貌,遂閉上花瓣。“羞花”壹詞由此而來。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納為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時楊氏年16歲,李瑁也年約16歲。737年,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宮數千宮娥,無壹能使玄宗滿意。高力士為了討玄宗的歡心,向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740年,玄宗幸溫泉宮,使高力士至壽王宮召楊氏,令其出家,號太真,住於太真宮。745年,另立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玄宗冊封楊氏為貴妃,“父奪子妻”,成為唐朝宮闈的壹大怪聞。
三、王昭君
「昭君出塞」是漢匈歷史上壹次重要的事件。有詩雲:“昭君出塞萬馬驚,匈奴單於喜相迎。弱女力挽民族怨,落雁佳人垂世間”。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壹。在湖北秭歸縣城內立著兩塊清代石碑,壹碑題刻“楚大夫屈原故裏”,壹碑題刻“漢昭君王嬙故裏”。其實,昭君故裏位於興山縣西香溪河畔的寶坪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詩中所指的就是這裏,昭君故裏有昭君宅、楠木井、梳妝臺等名勝古跡、供人憑吊。通往梳妝臺的臺階正好16級,表示昭君在這裏生長了16載。楠木井因井中有壹段古楠木而得名,為昭君汲水之處。
四、貂蟬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壹,古籍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為漢末三國紛爭中重要人物之壹。據說貂蟬拜月時,月亮也被她絕色的容顏所折服,躲到了雲彩的後面不敢與她爭輝。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蟬作了進壹步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人中呂布,女中貂蟬,馬中赤兔”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人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五、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六、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花蕊夫人是後蜀後主孟昶的費貴妃,壹個歌妓出身的貴妃。前蜀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孟知祥到蜀後,後唐內亂,莊宗被殺,孟知祥野心膨脹,訓練甲兵,到唐明宗死後,孟知祥就僭稱帝號,但不數月而死,孟昶繼位。孟知祥處心積慮,晝夜辛勞所創下的局面,傳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見峰火,不聞幹戈,五各豐登,鬥米三錢,都下仕女,不辨菽麥,士民采蘭贈芬,買笑尋樂,宮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詞臣狎客,裝點出壹幅升平和樂的景象。
七、蕭皇後
蕭皇後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兒,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時出生於後梁國都江陵。此女天生麗質,嬌媚迷人,至於說她美到什麽程度,那絕不是用語言可以描述的,從她的人生經歷中,我們或許大致可以領略出她傾國傾城的風韻來。 蕭皇後天生就是壹個人間尤物,她出生時,當時著名的占蔔奇人袁天綱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了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蕭皇後以後的人生經歷似乎恰好印證了這八個字。她自十三歲作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了隋場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了她幾十歲的生命歷程,使她成為壹個命運奇特的女人,這也就是她命中註定的“桃花劫”吧。
八、卓文君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可說是家戶喻曉。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早年家貧,並不得誌,父母雙亡後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裏。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當地的大富豪。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書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來已許配給某壹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晏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壹首《鳳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後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壹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壹大筆錢給他們。
後來司馬相如漸顯達,想納妾,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不過,考證家們言此詩是民間作品。司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但他又貪念文君的美貌,後來就死在了這個病上。文君著誄文,流傳於當世。
九、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生,是漢代著名的舞蹈家,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
十、香妃
清代乾隆年間,京城裏紛紛傳說在遙遠的天山腳下有個奇特的女子,她不但容貌嬌美,而且身體上散發著壹種誘人的香味,如麝似蘭,使接近她的人沈迷難舍。據說這消息是由出使南疆的朝廷使者帶回來的,親眼所見,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