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六缸發動機難生產?
說到大排量發動機,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V6、V8這種類型發動機,不過這類發動機壹般在國外很多車型上都搭載,反而國內車企旗下的車型很少有搭載的,於是有很多朋友問:為什麽很少看到國內車企造6缸發動機?難道是技術實力不行嗎?
其實,我個人覺得技術實力這方面跟缸數是不成比例的,如果說放在30年前的話,當然是缸數越多證明妳越厲害,但是現在不壹樣了,原因就是現在缸數越少的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包括這些亂七八糟的節油技術,還有熱效率管理技術,再有48V混動技術等等,讓發動機變得在概念上和以前不壹樣了。
咱們以前常說V6、V8非常厲害,但實際上來說,比如說在美國市場,它們V6、V8車型賣得非常多,但其實這類自然吸氣的車型售價卻要比很多2.0T高功率版本車型便宜很多,這壹點相信不少朋友都不知道。
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排放稅的,不根據排量來設定不同的稅收檔次,2.0T的車型跟V8 5.7L的車型排放稅是壹樣的。而為什麽5.7L的車型沒有2.0T或者3.0T賣得貴呢?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發動機的制造成本不壹樣,因為傳統的V6、V8發動機其實整體制造而言,對於制造的難度要求不高,而且它上面壹些很多電控元件,包括精密加工元件的水平其實很壹般。
而現在比方說排量很小的,包括渦輪增壓車型,比如2.0T渦輪加機械增壓、3.0T渦輪加機械增壓,這些發動機其實造起來蠻昂貴的。咱們都知道發動機是 汽車 心臟,也是最貴的壹個部件,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咱們現在再去看國企造車的能力,不應該去看這種V6、V8這種問題,而是應該看他們在壹些新的動力總成上,比方說純電動車型、ECVT產品、三缸發動機以及小排量四缸發動機。包括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就是看看升功率,每壹升排量它能產生多大的功率、多大的扭矩,從這些數據上,我覺得更能反映出現在發動機的壹個精密制造水準。
當然這些數據現在來看的話,其實咱們國內車企跟國外壹流的車企還是有壹些差距的,所以說差距是存在的,但是咱們可以去追趕,至於說拿V6、V8來衡量發動機制造水平,那已經是30年前的事情了。
從發動機的市場趨勢來講,大馬力發動機需求越來越大,因為動力在 汽車 駕駛體驗上是最直接的。在追求大馬力的同時,還需要提高各方面的性能,比如說燃油、聲音等等,那就需要在發動機基礎上增加各種模塊化配件來實現(比如說增壓器),縮小發動機尺寸,匹配到 汽車 之中。
壹般6缸發動機的排列分為:直列和V型,從性能和聲音,成本,我們來看看難點在哪裏?
性能
直列6缸優勢在於通過更智能的包裝提高功率。在許多現代 汽車 中,渦輪增壓六缸發動機有效地替代了較大的V8發動機,因此更簡單的串聯布局可提供更多空間來放置性能增強的設備,例如渦輪增壓器,增壓器及其相關的管路。
同時,V6發動機必須在每個氣缸蓋之間的凹谷中找到空間(例如在渦輪增壓V6動力的奧迪中),或者在發動機兩側的有限空間(如日產的GT-R)中找到狹窄的空間。和復雜的渦輪增壓器安裝。在V6上,如電動渦輪增壓器和/或增壓器之類的其他功能配件加裝將極具挑戰性。
隨著高性能 汽車 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動增壓渦輪增壓器和增壓器-通常都在同壹裝置中以減少滯後的順序布置-擁有最大的空間放置這些東西意味著更大的性能潛力。幾十年前采用V6發動機的主要原因之壹是它們的緊湊性和易包裝性-但當時渦輪增壓不像現在這樣普遍的時代。
聲音
與V6相比,直列六缸發動機會產生更好的排氣聲音。為什麽?因為所有六個排氣口都位於發動機的同壹側,這意味著它們可以以壹種將排氣“脈沖”與每個氣缸完全分開的方式合並在壹起,這在V6上很難做到(但並非不可能)。
成本和復雜性
對於 汽車 制造商而言,只需為其直列式發動機設置壹些核心尺寸,並根據需要添加或減去氣缸即可。寶馬已經這樣做了多年的直列六缸,直列四缸和直列三缸發動機都具有相同的關鍵缸徑間距(每個氣缸之間的距離)和氣缸排量測量值,主要區別是有多少個氣缸放到發動機缸體中。
而V6不容易做到這壹點。奔馳嘗試通過將其首款V6升級為現有V8發動機架構的簡化版本,在每個排氣缸之間使用90度角,而不是60度角,導致六缸效果較差。
很多的生產商都想在原有的發動機基礎上來增加性能,這樣可以節約成本,在 汽車 其他方面做優化,但時六缸發動機很難優化,因為優化就面臨著增加配件,就意味著需要縮小尺寸,成本就會大大增加。
總結:六缸發動機並不是難以生產,而已難以持續優化!!!
妳好,我是熱愛 汽車 的珠海交警。
為什麽六缸發動機難生產?國產車為什麽很少有六缸以上的發動機?很簡單,沒有市場。
發動機並不是壹拍腦門說造就造的好,發動機的研發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各種持續投入,並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我們保守的算,按照平均壹款發動機研發到量產需要5年,現在搭載壹臺自主六杠發動機,應該在2015年左右,甚至是更早就開始籌劃相關了。
且不說造出來的咋樣,5年以後的 汽車 市場是個啥樣都不好,預知造出來的發動機穩定性如何、油耗如何、排放能否滿足,或者它有沒有升級的潛力等等的各種因素都需要考慮。對於缺乏經驗的國產車企來說,如果萬壹押錯了寶,那就壹切全白費了。
國產車已有六缸發動機吉利也搞過六缸機,並且搭載在其他的高端車型中,雖然銷量壹般,不過這對於吉利來說都是在往多缸機領域 探索 的寶貴經驗,未來能用到就可以先發制人,但是從現在節能減排的趨勢來看,還是有點難度。大家要知道節能減排並不只是壹句喊在嘴上面的口號,像車企每年制造出來的新車排放能耗的指標都是受到了壹個強制的約束,能留給六缸以上的名額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都在改變策略做好四缸機三缸機還有混動車型。
少產六缸發動機的好處其實換個方向來看,在這個節骨眼上面也是國產車的好機會,國產車沒有多缸研發的壓力以後,反而可以潛心在四缸機上面有所造詣,這也算是壹個難得的機會了。
另外不造大排量多缸機,也是因為現在的渦輪技術更加成熟了,動力也有了足夠的保障,在渦輪技術十分成熟,而且造價越發低廉的今天,渦輪增壓對於動力的要求也有了足夠的保障,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三缸機市場。
當然也有人會說,三缸機開了兩年以後會抖到懷疑人生,想必這也只是技術發展的壹個必經過程。
總結總的來說,其實不能說自主品牌不願意研發更好的多缸機,而是如今的民用市場,六缸以上的蛋糕能切的著實不多了,而且說實話,大排量發動機並不適合我們國家絕大多數國人的用車需求,油耗,維修保養費用、車型定價等等,都是國人註意的點,這就使得六缸發動機基本上也就沒市場了。而自主品牌即使說它做出了不錯的多缸發動機,研發費用跟市場宣傳的費用都是壹筆不菲的開支,又很難在壹兩年間被消費者廣泛認可,所以怎麽算都不是壹筆劃算的賬。
1環保,國家的政策
2現在流行的是低排量渦輪
3結構復雜,後期保養費用高
沒有誰說過六缸機難生產,壹百年前六缸機就造出來了。現代發動機難的是電子部分,機械部分已經沒有什麽秘密了。
1956年中國生產的第壹輛 汽車 ,老解放就是六缸的,1958年南京 汽車 制造廠生產的躍進卡車是6缸的,1978年東風生產的第壹輛卡車是六缸的。錢到位了,其他好說。
六缸機難以生產是因為成本很高,要達到現在的我燃油消耗率和排放標準,就需要最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對於國內沒有生產轎車用六缸發動機的 汽車 廠來說,建立壹條生產六缸發動機的生產線,等於建壹條生產12缸發動機的生產線,因為兩者加工工藝區別不大。設計師也需要重新設計發動機,對於沒有生產經驗的 汽車 廠來說,僅開發費用,就是壹個非常大的數目了!這個費用是多數 汽車 廠不能承受的,因為六缸機在在現在的銷量不大,這麽高的技術難度,花費那麽多錢,卻產生不了多大效益,相信國內的 汽車 廠寧願買其它廠家的發動機也不會去建這麽壹條生產線了!
發動機的制造難度和成本取決於發動機的構造和應用的技術種類。
發動機構造和分布形式:V形6缸、8缸及多缸,直列4、6缸,水平對置4、6缸,轉子引擎等。汽缸數量越多,制造和維護成本越高。
發動機技術:進排氣可變正時,如本田VTEC、豐田CVVT等;燃油供給技術,如德系燃油直噴FSI;渦輪增壓技術,大眾TSI;可變壓縮比、混動技術、汽油壓燃技術等。所加持的技術越多越難制造。
現在傳統燃油車的發展受到環境和資源的壓力限制,各個品牌開始轉型發展新能源 汽車 。對於傳統燃油動力效率、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在不斷降低。傳統燃油車面臨著被混合動力及電動車取代的命運。畢竟這個跨界打劫的年代,不思進取只有被取代!
最基本的穩定定是沒有可比性的,腿長的人跑步和腿短的妳覺得哪個有優勢,
很好生產,少見是因為成本,和政策。6缸零件比4缸多,貴是正常的,現在環保法規下,只有小排渦輪才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