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今年糧食不夠吃需要屯糧,有什麽依據?
滑天下之大稽,中國這麽多儲備糧,難道能夠在短短的幾天內吃完?人家說的糧食不夠吃,指的是以全國為範圍,而不是指某壹個人。綜合來看,糧食可能會出現短缺,但不代表個人就沒有糧食吃。消耗糧食是壹個循環漸進的過程,畢竟每個人每天攝入食物的量是固定的,又不會出現爆發式需求,哪怕糧食不夠,國家也有足夠的時間調撥,別在這危言聳聽,制造謠言。
首先說個客觀事實,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溫差較大,且跨越了很多個氣候帶,南方農作物壹年兩熟、兩年三熟,以及北方壹年壹熟的農作物都是有的。如果按照耕種、收貨的季節來計算,新舊糧食更替也就差那麽幾個月,說句不客氣的話,種出的糧食雖然不夠國人壹年吃的,但沒等吃光這些糧食的時候,第二茬糧食已經收上來了,這又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其次,現在已經不是鬧饑荒的年代了,如果糧食絕產,需求量不變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糧食短缺。但這幾年雖然遭受災害,但糧食產量可沒下降多少,而且需求量壹直變化不大, 那就意味著根本不會出現大面積饑荒現象,而作為個體存在的家庭,國家缺糧食與個體的關系並不大。以蘋果為例,2018年蘋果產區遭受冰雹襲擊,減產最少30%以上,蘋果在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漲到了10元/斤。這就意味著當年的蘋果不足,出現短缺情況,供需失衡導致。但除卻那些果販子之外,妳看到誰囤積蘋果了?
所以,糧食可能會出現短缺,但不代表就壹定需要囤糧,糧食消耗是循環漸進的,不會壹下子消耗光,糧食總產量與消耗量不成正比是正常的,消耗糧食循環漸進的,而糧食產出也是循環漸進的,有的是時間調撥和調控,別太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