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式溢流閥的工作原理
先導式溢流閥的工作原理:
當壓力油從入口流入時,壓力作用在主閥芯下端平面上。閥體內部設計有阻尼孔,壓力油通過後進入先導閥的右腔,並最終作用於先導溢流閥的閥芯上。先導溢流閥的閥芯受彈簧推力而處於常閉狀態,通過外部的調節手柄,可對彈簧的預調壓力做出調整。
當液壓壓力小於彈簧預調壓力時,先導閥芯始終處於封閉狀態,此時主閥芯亦無相應動作。當系統壓力上升,導致先導閥內部液壓壓力大於彈簧預調壓力,先導閥開啟,在阻尼孔的降壓作用下,主閥芯上,下產生壓力差,因此主閥芯上擡,原本密封的進油路以及出油路相通,壓力油直接從進油口到出油口,實現卸荷。
擴展資料:
溢流閥是利用被控壓力作為信號來改變彈簧的壓縮量,從而改變閥口的通流面積和系統的溢流量來達到定壓目的的。當系統壓力升高時,閥芯上升,閥口通流面積增加,溢流量增大,進而使系統壓力下降。
溢流閥內部通過閥芯的平衡和運動構成的這種負反饋作用是其定壓作用的基本原理,也是所有定壓閥的基本工作原理。由式可知,彈簧力的大小與控制壓力成正比,因此如果提高被控壓力,壹方面可用減小閥芯的面積來達到,另壹方面則需增大彈簧力,因受結構限制,需采用大剛度的彈簧。
百度百科—先導式溢流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