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奧組委接收某公司捐贈的法律風險?

奧組委接收某公司捐贈的法律風險?

妳的問題太深奧找了個案列妳看下把

五千奧運文物密藏首博 秘密庫房門窗全被大鐵板封死

2005-3-27北京娛樂信報

工作人員展示隋勤制作的中國印風箏。

從“9·23”不眠之夜到“7·13”歡樂的海洋,為了永遠記住申奧的激情歲月,北京奧組委舉辦了“我為奧運添財富”主題活動,向全球征集有特殊意義的奧運文物,這些文物收藏在首都博物館。本周記者來到首博位於南郊的秘密庫房,參觀了這些文物。

■現場目擊

奧運文物裝滿兩庫房

中國印、楊利偉帶上太空的五環旗,這些讓億萬中國人為之驕傲的奧運文物目前就存放在位於大興的首都博物館的倉庫中,本周記者有幸到倉庫參觀,看到了5000多件難得壹見的社會各界捐贈的有關北京申奧和籌辦奧運會的實物。

在所有窗戶都用鐵板封死的倉庫中,各種奧運文物堆滿了兩個大房間,其中壹間專門存放申辦奧運會期間的實物,另外壹間存放北京奧組委捐贈的實物。從1991年第壹次申奧到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中國8分鐘演出;種類多樣,2000多件橫幅,北京奧運會會徽1000多件參選設計作品以及奧組委專用信封、水杯和車證等都被安置得妥妥當當。

剛進申奧捐贈品倉庫就看到有著壹面墻寬度的檔案櫃,裏面裝滿了保存完好的1000多件參選北京奧運會會徽設計作品,每幅作品背面都有作者姓名、聯系方式和參加評選的協議。雖然最終只有中國印入選,但是這些作品也傳達了社會各界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和關註。

工作人員打開旁邊壹個櫃子上的鎖,各種包裝的雅典紀念章和吉祥物及北京奧組委專用的信封與水杯展現在記者面前。在這個毫不起眼的木櫃子中還存放著不少寶貝,楊利偉帶上太空的五環旗被放在壹個用兩厘米厚玻璃制作的盒子中,以保證它不受外界環境侵蝕。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從櫃子中捧出壹個用紅綢包裹的正方形匣子,解開紅綢布,打開匣子,揭開木制盒蓋,在燈光下發出淡淡青光的中國印露出真容。

三層包裝下的中國印露出真容

雅典大紅燈籠成文物

另外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8分鐘的演出道具也存放在這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壹個是琵琶,另壹個是二胡。這都是那些女孩子在臺上演奏的樂器。據了解,張藝謀壹行從雅典飛回北京後,博物館就接到了奧組委的去某個指定地點接收捐贈品的電話,然後就把這些樂器搬到倉庫裏來了。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大紅燈籠也將登陸這個倉庫,“它的個頭太大了。我們還沒想好怎麽安置。”

偌大壹間庫房中隨處可見與奧運有關的實物,怎樣才能從5000多件捐贈品中找到具體的壹件呢?據介紹,博物館給每件實物都進行了登記,制作了兩本精美的圖冊,每件物品的圖片、來源、捐贈時間都與編號壹壹對應。每次展出要哪壹件實物,可以輕松地根據圖冊找到。

陳翔創作的拳書

■背後故事

舊風箏記錄申奧心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5000件奧運文物的背後,蘊藏著許許多多普通人與奧運會的故事,蘊藏著北京市民難舍的奧運情結。

已70歲高齡的隋勤老人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下午在天安門廣場上放飛他自制的風箏,不久前他放的風箏換了樣子,因為那個已經放了幾年的中國印風箏被他捐給首都博物館。

隋先生告訴記者,自從退休後他就開始琢磨自己做風箏,當中國印被選為奧運會徽後,這就成了他制作風箏的新題材。說起做這個風箏,可花費了老人比制作其他風箏多幾倍的工夫,首先他從報紙上拓下中國印的原樣,然後在米格紙上將它放大到1.5米大小,紅色的舞動的小人是壹針壹線縫上去的,做風箏的尼龍綢很軟,於是在上面刷了幾遍糨糊,又用熨鬥熨平才達到可以放飛的要求。當他拿著這個風箏到廣場放飛時,立刻引起了周圍遊客的興趣。當老人想把風箏捐出時,還怕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嫌這個風箏舊,但是工作人員告訴他要的就是這份記錄申奧過程的心情。

薩馬蘭齊送給陳建鋒的親筆簽名照片

拳頭書法捐贈奧組委

陳翔是拳書書法的發明者,以拳為筆進行創作有12個年頭了,五年前他從浙江來到北京,以體育為題材進行創作。陳翔告訴記者,2002年韓日世界杯他應邀到開幕式現場表演拳書,去年6月8日他家又有幸被奧組委選為到機場迎接雅典聖火的28個普通家庭之壹。“我比姚明那些火炬接力手還要先看到奧運火炬,感到無比的自豪、榮幸。”回去就創作了長兩米的“新北京新奧運”條幅,緊接著在慕田峪長城舉行的迎雅典聖火傳遞儀式上又寫下“2008百年奧運妳我他”,現在他將這兩個條幅捐給了北京奧組委。

陳翔告訴記者,這僅僅是個開頭,他還有更宏偉的計劃——創作壹幅長達2008米的拳書作品,以記錄百年奧運史,還要征集百萬人在長卷上簽名和各種體育題材的印章。這個主意就是從“2008百年奧運妳我他”條幅上獲得的靈感。目前他已經完成了近200米,整個作品將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時完成。

蔣效愚捐出的奧運紀念茶具和“奧林匹克日”紀念證書

珍貴文物差點丟掉

1993年9月,保利大廈曾組織過壹場《***盼奧運》的大型演出,策劃那次活動的原保利集團宣傳部部長崔永安,將那次活動的會務程序表、大會發言稿等第壹手資料捐給了首都博物館。這份資料將在首博新館展出。

崔先生從首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大紅的參展證書時顯得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十多年來雖然經過多次搬家,有好幾次翻出這份文件都差點給丟掉,但猶豫了壹下還是留起來了,現在它終於派上用場了。

據了解,這是繼蔣效愚捐出的奧運紀念茶具和“奧林匹克日”紀念證書確定展出後,第二份確定將來會在首博新館中展出的奧運文物。記者看到,這是幾張已經有些發黃的保利集團內部公文紙,有大會主持人發言稿、活動進程安排、集團領導關於此次活動的批復意見***五件。

女籃隊員扣籃造型的根雕

崔永安當時任保利集團宣傳部長,在宣布申辦結果的前夕,他決定策劃壹場大型活動以助北京申奧的聲威,此前他從沒策劃過這樣大規模的活動,但沒想到在與各界嘉賓聯系時非常順利,國際奧委會委員何振梁、運動員、教練、裁判、知名藝人……大家壹聽是為申奧助威的活動都欣然參加,當晚保利集團全體員工還捐出10萬元人民幣以助申奧,成為當時申奧過程中壹大盛事。但隨著第壹次申奧失利,這件事漸漸被人們淡忘,不久前崔先生看到尋找見證申奧過程的文物的啟事後,就想到了那幾頁他珍藏多年的稿紙。

葫蘆棚村的老收音機

葫蘆棚村的老收音機

壹個才收到的老式收音機卻是房山區周口店葫蘆棚村全村人獲知申奧成功消息的惟壹見證。捐贈者李紅軍告訴記者,2001年7月13日他們村意外停電,獲得外界消息只能靠收音機,那天全村百余人聚在壹起,從那個老式收音機中聽到了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得知奧組委征集申奧文物後,他代表全村人到30裏外的郵局將它寄給征集部。

采訪的最後記者了解到,奧運文物征集活動將在4月30日結束,隨後北京奧組委和首都博物館將從中挑選出精品,在6月的第三屆奧林匹克文化節上推出《北京奧運文物收藏展》,讓更多的人重溫北京牽手奧運的那段歷史。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