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至今仍未履行第15條義務的成員, 中方將依據WTO規則采取何種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 周永生:那肯定是這樣的。但是比方說像日本,他雖然要繼續沿用中國替代國這樣壹個做法,但是相對來說,中國和日本的貿易摩擦和貿易戰比較少,那麽比較近的中日之間打貿易戰就是2003年那壹次,相關的什麽大蔥。
白巖松:蒜。
周永生:蒜,還有藺草席,但是中國采取強烈的反制措施,日本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最後也不得不取消。所以日本盡管他表示要繼續沿用對中國使用替代國的這樣壹個做法,但是我想他也輕易不敢和中國開啟貿易戰這樣壹個釁端。
白巖松:沒錯,就是嚷嚷的厲害,沖的比較靠前,最後其實可能不壹定有什麽用。好了,非常感謝周教授帶給我們的解讀,謝謝。
其實不僅日本,我覺得我們也要把視線在15周年的時候,去關註歐美等國家為什麽紛紛都要沿用替代國這樣壹個做法。
解說:事實上,早在在12月2號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近日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表示“向中國賦予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仍不成熟”的言論進行了回應。
沈丹陽:首先,我想鄭重強調的是,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履行中國加入議定書第15條義務、棄用“替代國”做法是兩個問題,不可混為壹談。
解說:沈丹陽說,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此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以中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這是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應該享有的權利,也是其它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必須履行的義務。這與中國是否滿足美國國內法,關於市場經濟國家的判斷標準沒有關系。
沈丹陽:中方奉勸美方不要混淆視聽,繼續以“市場經濟地位”為名推卸本應承擔的國際義務。中方呼籲美方如期、全面、徹底履行第15條義務,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的順利發展。
解說:針對昨天(2016年12月08日)日本宣布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包括美、歐等部分世貿成員此前也表示過類似的態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今天再次作出回應。
沈丹陽: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相關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的做法,將於12月11日終止,從此以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不能再依據議定書第15條采用第三國價格,來計算傾銷幅度。
解說:沈丹陽指出,關於履行議定書第15條義務和所謂“市場經濟國家”問題的關系,首先,“市場經濟國家”這個概念,起源和存在於美歐等個別成員的國內法中,肇始於冷戰時期,反映了那個時代東西方貿易中強烈的政治色彩。應當指出的是,世貿組織規則並沒有關於“市場經濟國家”的定義和判定標準。
沈丹陽:當前,西方輿論中部分人士混淆“市場經濟國家”與履行議定書第15條義務這兩個不同的概念,片面強調少數成員關於“市場經濟國家”的國內法標準,刻意淡化履行議定書第15條的國際義務。這種觀點在國際法上是站不住腳的。條約義務必須遵守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按照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如期終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是國際條約義務,必須嚴格遵守,這壹點是明確和不容置疑的,與所謂“市場經濟國家”沒有任何關聯。
解說:到底什麽是“替代國”,近年來,這個詞在中國遭受反傾銷調查的新聞中頻頻出現,事實上當年中國加入WTO時,並沒有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時候,並不自動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的價值作比對價值。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原院長 張漢林:比如說中國出口商品到美國,它可能找日本作為所謂的替代國。輪胎在日本國內的價格作為正常價值,來判斷中國的輪胎出口到美國的這個價格是不是低於同樣的輪胎在日本的價格。那麽這樣壹來,很顯然對於中國是不公平的。壹個國家和地區實行什麽樣的經濟制度,是壹個國家和地區主權的事情,是壹個國家和地區自己的事情。所以中國是否實行市場經濟,其實與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本身並沒有直接必然聯系,所以並不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妳承認我就是市場經濟,妳不承認我就不是市場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