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菩薩行的內容 菩提心 是壹種目標 先有度化眾生的願望
還有四無量心 慈悲喜舍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壹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壹切諸佛之種子,是凈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壹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ā?,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ā)、喜(Muditā)、舍(Upek?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