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的99坦克和美國的艾布拉姆斯以及以色列的梅卡瓦三者比較誰更好些?

中國的99坦克和美國的艾布拉姆斯以及以色列的梅卡瓦三者比較誰更好些?

中國的99坦克和美國的艾布拉姆斯以及以色列的梅卡瓦三者比較誰更好些?

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每壹種武器的產生都是根據國家自身的需要而發展的。

1、艾布拉姆斯,集科技與火力與壹身,是美軍空地壹體戰術思想的體現,建議樓主去看看M1系列的紀錄片,此坦克的發動機很有特色,說的是汽油,柴油不限用香奈兒也可以驅動。

2、梅卡瓦,重裝甲,擅長城市戰,面對的不是大規模坦克集群。

3、99式,俄式坦克與西方技術的結合,是發展用來適應中國廣闊的地理環境,及大規模的集團戰爭。與西方的差距在於操控的人機功效,以及戰場的感知能力。

推薦樓主同時關註德系坦克,世界坦克的比較有壹期視頻節目講了很多,可百度壹下。

美國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和以色列梅卡瓦PK誰有優勢。

艾布拉姆斯M1A1基本數據(實話實說摘自度娘....) 乘員4 人 戰鬥全重 57.1540 噸 車長 9.828米(炮向前); 9.033米(炮向後) 車體長 7.918 米 車寬 3.657 米 車高 2.438米(至炮塔); 2.885米(至機槍) 最大時速 66.77千米(公路); 48.3千米(越野) 最大行程 465 千米(公路) 爬坡 30度 涉水 1.219米 ;1.98 米 ( 有準備 ) 通過垂直障礙 1.066米 越壕 2.734米 主要武器 120毫米滑膛炮 輔助武器 7.62毫米並列機槍,12.7毫米高機,7.62毫米機槍 彈藥 120毫米炮彈40發,12.7毫米槍彈1000發,7.62毫米槍彈12400發 梅卡瓦***出了四代(分別為MK1、MK2、MK3、MK4),是當今世界經歷實戰次數最多的主戰坦克。我就用mk4說吧,(這是原創!)裝有120毫米滑膛炮,不是別人說的140毫米,這樣才有空間攜帶48發炮彈,它的輔助武器是60mm迫擊炮(這是亮點!)這樣可以更的對人員進行殺傷! mk4火控技術升級的最大特點是采用數字化炮塔及EL-OP火控系統。它裝置了以色列自制的第二代熱成像儀、改進型目標跟蹤系統和更先進的數字火控計算機。改進的自動跟蹤系統可以對移動地面目標和直升機進行跟蹤。只要炮長瞄準目標,自動目標跟蹤系統就能自動保持對目標的瞄準.。 還有就是mk4的發動機啊,采用了德國MTU公司GD883柴油機,最大功率達1.1兆瓦。它采用德國倫克公司的RK325自動變速箱。這種自動變速箱體積雖很小,傳動效率卻很高。它有5個前進擋、2個倒擋,而不像以前變速箱僅有2個前進擋和1個倒擋。 其實說到梅卡瓦有壹大特點,就是發動機前置,其實我偏愛梅卡瓦的說啊,可惜官方說的是梅卡瓦的研究發動機前置取消了,也就是我們特殊的“梅卡瓦”沒了以後... 總結就是我個人認為梅卡瓦優勢大,因為梅卡瓦的生存能力是公認的強,而且它經得起實戰的考驗,火力系統也較為先進.... 只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指望lz采納....

美國的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與德國豹2,以色列梅卡瓦,俄羅斯T90,英國挑戰者,中國99式哪個好?

99的火炮火力強勁。

豹防護性強。

艾布拉姆斯和梅卡瓦動力強。

T90,最近俄的軍工不怎麽上進,不好說。

各有千秋,坦克其實都差不多,誰能先發現對方誰就贏。

以色列“梅卡瓦”。美國“M1艾布拉姆斯”。英國“奇伏坦”。德國“豹式”這些坦克各個性能優點都是什麽?

梅卡瓦註重防禦性能,成員生存能力和巷戰性能,除了普通的主炮,並列機槍以外,為了巷戰需要,還特別加裝3挺車頂機槍,壹門60mm迫擊炮,但總的來說,梅卡瓦不適合大規模的平原坦克戰,起速度比較慢突防能力差。 M1是典型冷戰坦克,強調強大火力,強大防禦性能,和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專門為和蘇聯坦克大規模交戰而設計,但是畢竟是70年代產物,放到現代戰爭來看,尺寸和重量過大,機動性和戰略運輸性能大打折扣。 奇伏坦是壹種外貿型坦克,專門用來出口,所以第壹目的性就是性價比,不過從其銷量看就知道,這款坦克過於平庸,沒有什麽性能突出優點,也沒有什麽明顯缺點 豹2是當今最強大的坦克系列,也是銷量最好,裝備國家最多的坦克,起55倍口徑120mm炮是當今威力最大的坦克炮,防禦和電子系統性能都非常優秀,自70年代投產以來,現在已經發展到最新的A7型,唯壹遺憾就是,該系列坦克還沒有經歷過高強度的戰爭考驗,很多系統的穩定性還有待證實

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資料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陸軍裝備發展的側重點,壹方面是發展可以保護士兵免受敵人猛烈火力打擊的重型裝甲戰車,另壹方面則發展能夠快速進出戰鬥並使被命中概率降至最低程度的輕型車輛。

艾布拉姆斯坦克自1980年問世以來,20年間先後經歷了M1、M1A1、M1A2和M1A2SEP等發展階段。

M1艾布拉姆斯坦克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壹,然而它又的確不適應現代突發戰爭要求快速部署的需要,因此,研究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替代者的問題早就提上了美國陸軍的議事日程。

艾布拉姆斯坦克仍有改進余地

艾布拉姆斯坦克是為在中歐平原地區同前蘇聯部隊作戰發展的壹種主戰坦克,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傑出的主戰坦克之壹。

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改進工作壹直在進行著,最初生產的M1坦克的105毫米火炮正在被新型120毫米火炮替換,同時還要改用新型懸掛系統、新型炮塔,增裝裝甲防護和核生化防護系統。改進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目標是:通過增添改進型火控系統和車長獨立熱觀察儀提高該坦克的殺傷力,通過加裝新型防護系統提高生存力,通過采用新型懸掛系統提高機動性。這些措施都能提高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戰技性能,但遺憾的是幾乎每項改進都會增加該坦克的重量。

最新型的M1A2坦克已擁有數字化能力,這意味著艾布拉姆斯坦克能夠分享戰場信息,能改善乘員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並通過故障自動診斷與報告使維修工作量減少。

總的看來,艾布拉姆斯坦克還有改進的余地,它的壽命至少還可延續30年。

艾布拉姆斯坦克需要替換

盡管艾布拉姆斯坦克是壹種好坦克,但是它不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1991年海灣戰爭前夕,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為在海灣地區部署足以同伊拉克抗衡的坦克及其它重型裝備,差不多用了半年的準備時間。

1999年年初,美國已決定要幹預南斯拉夫事務。可是,科索沃遠離港口、機場,大量部署70噸重的艾布拉姆斯坦克等壹類重型裝備的困難更大。

重型武器裝備的運輸是影響美國陸軍部署的壹大難題,陸軍尤其缺乏將先頭部隊及大批坦克運往前沿陣地的空運手段。自50年代以來,美國空軍的C130運輸機壹直是美軍空運系統的主力,用其運輸艾布拉姆斯坦克運力顯得太小。即使使用運力更大的C17運輸機,1架飛機也只能運1輛M1坦克。

美國有可能派遣較輕的裝甲車輛參加軍事行動,例如33噸重的布雷德利戰車或海軍陸戰隊12噸重的LAV輕型裝甲車。LAV裝甲車是很容易使用C130、C-141和C-5運輸機運輸以及使用H-53E直升機吊運的。事實上,LAV輕型裝甲車是美國參與維和行動進入科索沃的首選裝甲車。可是,人們對LAV輕型裝甲車的命運感到擔憂,該車僅有1門25毫米自動炮和1挺7.62毫米機槍,與南斯拉夫的重型坦克相比,火力太弱了。南斯拉夫坦克裝有可與艾布拉姆斯坦克抗衡的武器。

因此,科索沃戰爭,美國陸軍只好旁觀而無法加入。

這場使人抱怨的戰爭提醒了美國戰略家,調集壹支實力較強的重型裝甲部隊需要數月準備時間,這會嚴重地影響美國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快速變化的戰爭事態作出迅速反應的能力。

多年來,美國陸軍壹直在探討研制M1坦克的替代者--未來戰鬥系統,並在是否生產新M1坦克上與國會爭論不休。但今年以來,未來戰鬥系統進入預研了,陸軍組建"打擊部隊"的設想正變成建設"中型部隊"的具體行動,相信這兩個動向與科索沃戰爭有著密切的聯系。

美國開始組建中型部隊

近年來,美國陸軍壹直在努力使其重型裝甲部隊更容易部署,使輕型部隊更具殺傷力、更能經受敵人火力打擊。陸軍前任參謀長丹尼斯.裏梅爾將軍在1998年11月提出了建立"打擊部隊(StrikeForce)",要求這種快速部署部隊足以迅速部署到任何地方,而且能打敗擁有良好武器的敵人。起初設想它是壹種試驗性編制,至少在未來幾年是如此。

1999年夏新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辛斯基(Shinseki)認為:目前美國陸軍的重型部隊太重,輕型部隊缺乏持久力;重型部隊必須有更好的戰略部署能力和靈活性;輕型部隊必須有更強的殺傷力、生存力和更好的戰術機動能力。辛斯基希望壹有可能就立即著手組建打擊部隊的工作,並考慮需為打擊部隊購買何種裝備。

目前,美國陸軍建設中型部隊的工作已開始實施。中型部隊有可能同敵人的重型部隊交戰,所以中型部隊既要具備類似輕型部隊壹樣的快速部署能力,才能適應突發戰爭的需要;同時又要擁有戰技性能類同重型部隊的武器裝備,才能戰勝敵人。

美國陸軍中型部隊可能包括2個或2個以上的"中型"師,裝備的車輛重量在20~40噸,或者更輕。

下壹代戰車的預研工作已經開始

實際上,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為使他們的裝甲部隊更輕、更具殺傷力已經努力了多年。1999年9月,兩軍種的領導人同工業界的代表在陸軍裝甲中心召開的戰車討論會上交流了他們的工作進展情況。

陸軍官員們已經在做下壹代車輛的發展工作,它大約可在20年內部署。

陸軍和國防高級研究項目局已就聯合進行未來戰車研究達成壹致意見,並確定了裝甲戰車領域發展或者革命性進步所需的技術。

該項研究尚未解密,然而陸軍官員克恩(kern)在那次會議上告訴與會者,這項研究工作的參加者都受到"往框框外想"的鼓勵。他說,他們的目標不是簡單地要求有壹個較輕型的艾布拉姆斯坦克。

克恩說:"未來戰車必須提高機動性、殺傷力和生存力,還必須減輕後勤負擔,必須能夠完成多種任務,比如直接射擊、間接射擊、防空、非殺傷(武器)、態勢感知、運動中指揮與控制以及運送部隊等"。

克恩說,未來戰車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坦克,或者壹種單純的車輛",它可能是壹種"多系統系統",壹組特殊的車輛,車上的傳感器可以與射手分開,傳感器有人工的和非人工的、空中的或地基的。

克恩說,坦克只不過是乘車作戰的現代形式。自第壹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統治了地面戰爭,但在21世紀它不可能繼續統治地面戰爭。

這次會議討論了美國陸軍將提交給國會的關於裝甲系統現代化的報告。該報告列舉了若幹項正在考慮的、準備在下壹代戰車上使用的主要新技術,它們是:

新型武器系統,包括定向能武器、緊湊型動能導彈、電磁炮、放入箱內和自動裝彈機內的導彈,以提高火力、減輕乘員工作負荷、減小使用甚至不用"笨"彈藥;

復合材料,例如鈦合金和陶瓷,以減輕重量和提高戰略及戰術部署能力;

先進生存力系統以及對付敵方攻擊的"主動防護"手段;

革命性的驅動裝置,也許使用電或者使用核聚變作動力,以代替現在的效能差的石油燃料發動機。

這些技術不是現成的。壹些與會者認為:這些概念的大部分可以不予考慮,"許多概念絕不會實現"。另壹些官員則認為:對於能否做到這壹切,現在還不能抱任何幻想;但是,不應滿足於現有技術,應當多做壹些嘗試,不能等到需要新技術的最後壹分鐘才開始研究,因為妳從不會知道什麽時候需要它。

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的約翰/巴恩斯認為陸軍應該向海軍陸戰隊學習,他說海軍陸戰隊在實施現代化計劃時"打破了常規"。海軍陸戰隊的新型先進兩棲突擊車現在正處在試驗之中,該車是為輸送21名海軍陸戰隊員設計的,離開運輸艦能以46公裏/小時的水上速度航行,在敵人射擊下抵達海灘,直駛向內陸,陸上最大速度高達72公裏/小時。該車裝備有30毫米自動炮,有可能裝備40毫米自動炮,安裝復合裝甲和鋁裝甲,並可加裝模塊化陶瓷裝甲。

巴恩斯說,陸軍新的現代化計劃是壹個重大的改進,然而它有大量的資金缺口--100億美元或更多。此外,他還說,陸軍的計劃應集中力量對壹支"正在變得越來越不適宜的"車隊進行現代化改造。

艾布拉姆斯是美國的將軍什麽的嗎?

克賴頓·艾布拉姆斯Creighton Williams Abrams Jr.(1914年9月15日- 1974年9月4日)二戰美國裝甲兵悍將,41年加入美國第4裝甲師,二戰期間壹直在此師服役,作為小喬治·史密斯·巴頓的第三集團軍的進攻矛頭,10個月內換過7輛坦克,擊毀80輛德軍坦克,還是團長的時候就被巴頓稱為我的夥伴, 他參與到師裏的每壹次行動,並且被廣為流傳是最富進取心和最成功的坦克指揮官, 在摩西雷壹次會上,他指著東方前線說: "這就是回家的捷徑!"正是艾布拉姆斯帶領的坦克群突破了德軍對巴斯托捏的包圍,解救了重圍之中的101空降師。

1979年5月間美國陸軍決定試生產XM1坦克110輛,在利馬坦克廠制造,1980年2月完成頭兩輛生產型車。為紀念原陸軍參謀長,二次大戰中著名的裝甲部隊司令格雷夫頓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將軍,特把該坦克命名為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艾布拉姆斯坦克性能怎樣

操控性好 ,火力強大堪稱世界之最,火控系統先進,可以瞬間摧毀周圍3公裏的目標,機器故障率低,此外機動能力強,唯壹不足的是,在巷戰當中身處狹窄的小巷子,由於自身體積龐大,很難快速移動。壹不小心就會被RPG 或重型地雷炸毀 。

采納哦

把艾布拉姆斯和99式坦克做壹下對比

對於99和M1A2的比較,很多網站都有,結論也是各不相同,總體來說M1A2占優。分析的資料不列舉的,有人回答妳了,我們只是試著綜合分析壹下。

99和M1A2的綜合性能相當,加反應式外掛裝甲後(按照我國公布的反應式外掛裝甲防禦能力為降低穿甲彈30%攻擊能力估算),99坦克前主裝甲達到了750MM~850MM以上均質鋼裝甲的防護能力,M1A2根據資料較99式少約50MM左右。

在都使用貧鈾彈的情況下,兩種坦克的穿甲能力在2000M距離上都能擊穿900MM左右裝甲,考慮99式125MM口徑的話,99式可能在炮彈動能上還能再取得壹些優勢。

在火控系統上,兩種坦克作戰效能基本壹樣,但考慮M1A2安裝車長獨立熱像儀及新型激光測距儀,所以可能M1A2的夜戰能力相對占優。

行走機構的話,99式的1200馬力,及車體較大的負重輪讓他不太能作出什麽讓人激動的機動動作,所以在這壹項上M1A2占優。

綜合上述,好像是99式綜合上占優,但有壹個巨大的問題,99式的對比數據來源於公布的理論數據及巴基斯坦的“哈立德”,而M1A2接受了殘酷的戰爭考驗,所以實際情況下,M1A2占優是比較穩妥的選擇,畢竟就算有優劣,這兩種坦克的各項數據實在是太相近了。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現在這個時代,單純對比這兩種武器意義不大,實戰中還要看各兵種的配合;在現代戰爭中,再出現二戰那種坦克大戰基本上是不現實的了,無論是我國還是美國或其他發達國家,現裝主要反坦克導彈的穿甲厚度均達到1000MM以上了

艾布拉姆斯與T-72誰更厲害

看什麽情況,坦克數據就不用討論了,海灣戰爭中的T-72因為兩伊戰爭中,國際社會對兩國的貿易封鎖,使伊拉克的坦克根本沒法維護,火控和電子設備嚴重老化落後,加上戰爭爆發後伊拉克空軍根本沒還手之力。數百輛T-72遭到F-14,F-15,F-16,F-117,A-10,AH-1,阿帕奇毀滅性打擊,連美國坦克長啥樣都沒看清楚就全部報銷了。加上伊拉克軍隊指揮失敗等等壹系列原因導致傳說中的坦克大會戰沒有出現。 如果用當時蘇聯(俄羅斯)現役的新型T-72,結果不壹定。蘇聯坦克註重火力,很少考慮人性化設計,設計噸位和構造也適合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作戰。M1A1以及後面衍生的M1A2坦克電子設備比T-72先進,單挑情況下M1略顯壹籌。但M1的噸位屬於中上水平。不是世界每個地方都能使用,至少在我們國家江南這種坦克很難大規模集團化作戰。再者M1的造價比T-72高幾倍,窮國當然選擇T-72。但是100輛T-72對100輛M1,結果也很難判定。冷戰時代,為了對抗龐大蘇聯裝甲集群,歐洲各國先後研制出了,豹2,挑戰者,勒克萊爾等,這些坦克都與M1不相伯仲。可見當時蘇聯的裝甲力量有多麽恐怖的戰鬥力了。還有蘇聯坦克註重數量,畢竟猛虎也鬥不過群狼。我10輛打壹輛不信打不贏妳。二戰T-34對豹就是例子。所以這場戰爭是不對稱的,根本沒給他們理想化公平單挑的機會。

美軍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完全被M1A2艾布拉姆斯取代了嗎?

沒有 但是剩下的正接受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