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多虧聽了所長的話”

“多虧聽了所長的話”

5月的豫東平原,小麥壹片金黃。寧陵縣程樓鄉前張村壹塊春花生地格外引人註目。“好啊!麥套花生才出土,這花生就蓋嚴地了。”“看長勢,畝產準能達千斤,價格好、上市早,足頂兩季莊稼值錢。”面對過往行人的溢美之詞,忙著噴灑葉肥的粗壯漢子,喜得合不攏嘴,他暗暗感謝國土衛士的指導與幫助。

此人姓張,40歲出頭,是前張村的包工頭,在外搞建築10多年,發了大財,是村中有名的“張百萬”,加之戶大人多,別人都另眼相看。今年4月初,他看到家鄉建材市場行情好,尤其是水泥板供不應求,準備投資20萬元,建壹個預制廠。究竟廠址選在哪裏,他掂量來掂量去,認為村東基本農田內有他二畝承包地,緊靠柏油道路,出入方便。於是,全家齊動手,壹晌就把麥苗全部拔掉了,澆地硬化地面時,本行政村土地協管員聞訊趕到:“妳毀莊稼,改變農地用途,違反土地管理法!”“莊稼是我種的,地是我承包的,我想咋處置就咋處置,妳還管得著!”土地協管員看他頭難剃、茬子硬,及時上報到國土資源所。

該鄉國土資源所長周忠國,壹聽說有人占地建廠,急得火燒眉毛。當他和土地協管員趕到現場時,張某的抵觸情緒仍然很大。“建廠發展經濟還犯法?不是壹平方米30元嗎,我情願叫罰!”他擺出壹副財大氣粗的樣子。周所長他們並不著急,心平氣和地對他說:“賺錢、發展經濟,我們不反對,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是每個人的***同責任,也是妳的義務。要是保不住耕地,全國人民吃什麽?妳想賺錢沒錯,可不能違法用地!”幾句話把他打悶了。但他認為,建廠半途而廢太丟人,還是堅持認罰不停工。面對這個難纏戶,周所長不厭其煩地講道理、做工作。從國土資源所到前張村的六七裏地,他往返七八趟,終於用“精誠”化開了“金石”,保住了耕地,並勸他補種了春花生。

然而,事情到此並未結束。周所長考慮,資金是張某的強項,賺錢是他的欲望,程樓鄉是河南省無公害黃瓜生產基地,正要擴大種植規模,引導他投資大棚蔬菜,豈不是開辟壹條新的致富門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張某壹溝通,張某欣然接受。於是,周所長跑前跑後,積極牽線搭橋,征得鄉、村領導的同意與支持,由張某出資20多萬元,承包10個蔬菜大棚,壹舉成為全鄉的種植大戶。

張某想想長勢喜人的春花生,看看大棚中鮮嫩可口的黃瓜,心裏甜滋滋的,對國土人員充滿崇敬和熱愛。

(原載2008年5月26日《中國國土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