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者簡介
愛德華·阿爾比(1928—)美國劇作家。生於華盛頓。出生兩星期後為富家收養,養祖父擁有多家劇院。阿爾比在童年時期就時常接觸劇壇名流。他年紀很小就開始顯露出文學創作的興趣,12歲開始寫詩,接著寫劇本。他在三壹大學就讀壹年,期間演過麥克斯韋爾·安德森的戲,因此,熟悉了劇壇名流以外的另壹面。1947年,他離開三壹大學,遷到紐約格林威治村,幹過多種工作,同時為廣播電臺寫稿。1958年寫成《動物園的故事》,曾送到紐約多家劇團,未被接受,後來由朋友送到歐洲,1959年9月在柏林首演,接著在德國許多城市上演,1960年在外百老匯普羅文斯劇場上演,此劇使他名聲鵲起,但也招來不少批評。1962年,《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使他大獲成功,獲紐約劇評槳,並被評為該演出季的最佳戲劇,後來又成功地改編成電影,被公認為阿爾比最傑出的劇作。他的其他較為重要的作品有:《貝西·史密斯之死》(1960)、《沙箱》(1960)、《美國之夢》(1961),《小艾麗斯》(1960)、《微妙的權衡》(1968),此劇獲普列策獎。阿爾比是荒誕派劇作家,他的多數劇作都采用了荒誕派的手法。他在創作上成長的年代也正是荒誕派戲劇嶄露頭角和流行的年代。他的《動物園的故事》、《沙箱》和《美國之夢》從主題、動機到手法,都體現了荒誕派的特點。阿爾比最擅長寫牢騷滿腹的人物,表現人的孤獨痛苦,語言辛辣尖刻,人物對罵時語言如傾盆大雨,令人震驚,發人深省。他喜歡用象征、暗喻、誇大的手法描寫美國社會生活,表示了他對西方社會價值觀念的某些背棄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