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

1、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壹部分,僅指中國人民誌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誌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中國發射首枚人造衛星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兩顆“東方紅壹號”衛星、壹枚“長征壹號”運載火箭的專門列車到達中國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4月份的西北戈壁灘上,白天也要穿棉衣,到夜間,裹著皮大衣也感到寒冷。在離地面30多米高的龍門塔工作平臺上,科技人員不分白天黑夜,排除壹切故障,壹次次地測試。

1970年4月24日3點50分,周恩來總理電話告知國防科委副主任羅舜初:毛澤東主席已經批準這次發射,希望大家鼓足幹勁,過細地做工作,要壹次成功,為祖國爭光。

21時35分,衛星發射時刻終於到來了。“東方紅壹號”隨“長征壹號”運載火箭在發動機的轟鳴中離開了發射臺。

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21時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壹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音,聲音清晰宏亮。

1970年4月25日18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壹顆人造衛星,衛星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

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夾角68.5度,繞地球壹圈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律播送“東方紅”樂曲。

然而,為中國的第壹顆人造衛星傾註了全部心血的趙九章先生卻未能等到這壹刻。無端受誣陷迫害的他,早在壹年半以前已經含冤去世。不少的科學家是在“牛棚”中聽到“東方紅”樂音的。

“東方紅壹號”衛星升空後,星上各種儀器實際工作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設計要求,“東方紅”樂音裝置和短波發射機連續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遙測參數,為後來衛星設計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和經驗。

“東方紅壹號”的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打下了極為堅實的根基,帶動了中國航天工業的興起,使中國的航天技術與世界航天技術前沿保持同步,標誌著中國進入了航天時代。

3、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壹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裏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4、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和國的歷史事件。

1982年9月,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和國政府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指香港島及鴨脷洲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國。

但中華人民***和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只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和九龍連同新界壹並交還。

1997年,英國政府決定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但同時爭取維持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

5、神州五號升空

2003年07月,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委員會評定,楊利偉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時為中校軍銜。

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10月15日,晉升上校軍銜。10月16日,楊利偉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百度百科——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