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是誰發明的?
關於中國床的發明的傳說,出自壹本《廣博物誌》:傳說神農氏發明床;少昊始作簀床;呂望作榻。
中國最早的床的實物是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戰國彩漆木床。該床長218厘米,寬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為活抽屜板,四面裝配圍欄,前後各留壹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體髹漆、彩繪花紋,工藝精湛,裝飾華麗,說明床當時已經普及.
附:以臥姿睡眠是人的本能。為了有壹個舒適的條件,原始人類只是用獸皮、草席作為睡眠的“家具”,後來有了離開地面的土臺,但仍然不能稱作床。直到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四王朝時,才出現真正帶有頭架的木床,那時床的頭端略高,床面呈傾斜狀,用纖維制成繩或用皮條穿在皮架兩側的小孔中作為床屜,雖然簡陋,卻是統治者的專用家具。
我國大約在商周之前就有了床,從甲骨文“”字可以看到床的形象,到戰國時床已定形。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戰國中期圍欄大木床,長225cm,寬136cm,通高42.5cm;床身由9根方木縱橫組成框架,由木條、竹片做成方格狀圍欄,並有銅制鑲角;床架下面有6只雕成雲紋的床足,外表由黑漆髹飾;這時床體尺寸已與現代床很接近了。湖北荊門包山還出土了戰國可折疊的木床,床體由兩個木框組成,中間用鉤狀栓釘結合。這種結構在古代家具中是很少見到的,當時民間只能用更簡陋的竹床。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爰書封診式》記有壹則案例,勘察被盜現場時有以下記錄:“……內有竹怊(竹床),招在內東北、東、北去癖(墻壁)各四尺,高壹尺……”。早期的床,也是中國由席地坐臥的習俗走向高形家具的證明。
幾千年來,中外床形、結構幾乎沒有很大的變化。20世紀中後期,國外出現壹種以人類工程學為基礎的新型床體,在床框中有17排多層膠合木條,兩端裝在可活動的橡膠插座裏,呈“肋條”狀;床的頭端可自由掀起變換角度,相當人肩背部的“肋條”可調節軟硬度,配上新型乳膠床墊,已經完全改變了床的傳統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