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丙醇鋁詳細資料大全
異丙醇鋁為白色半透明塊狀或圓柱形小塊固體。有吸濕性。遇水分解成氫氧化鋁和異丙醇。在少量氯化汞(生成活性很高的鋁汞齊)的催化下,由鋁粉與無水異丙醇加熱反應即可制得。用作膠黏劑的交聯劑。還用作催化劑、脫水劑、防水劑等。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異丙醇鋁 英文名 :Aluminium isopropoxide 別稱 :異丙醇鋁、三異丙氧基鋁、2-丙醇鋁、異丙氧基鋁 化學式 :C9H21AlO3 分子量 :204.24 CAS登錄號 :555-31-7 EINECS登錄號 :209-090-8 熔點 :118℃ 沸點 :138-148℃ 外觀 :吸濕性白色固體 閃點 :46°C 套用 :用作還原劑、強脫水劑 安全性描述 :8-16 危險性符號 :F 危險品運輸編號 :UN 3181 4.1/PG 2 簡介,歷史,特性,結構,用途,制備,處置,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應急處理, 簡介 歷史 亞歷山大蒂森科在1898年的俄羅斯物理化學年會上的論文首次報導了 異丙醇鋁。他的貢獻包括了詳細描述了異丙醇鋁的合成,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在催化反應(催化轉化為酯醛)中的作用(異丙醇後來被發現也具有催化活性),以及作為還原劑在麥爾因和施密特的meerwein-ponndorf-verley(1925年)。MPV反應的逆反應,醇氧化為酮,被稱為奧彭奈爾氧化,早期的奧彭奈爾采用鋁氧化醚代替異丙醇鋁氧化物。 特性 柱形小塊 含量(Purity): 99% 密度:1.025 g/cm3 (20 °C時) 熔點:128~132℃ 沸點:138~148℃(1.33kPa) 溶解性:溶於乙醇、異丙醇、甲苯、二氯甲烷、氯乙烷。 化學特性:有吸濕性。遇水分解成氫氧化鋁和異丙醇 毒性:微毒,LD5011300mg/kg 合成方式:在少量氯化汞(生成活性很高的鋁汞齊)的催化下,由鋁粉與無水異丙醇加熱反應即可。 結構 異丙醇鋁的結構很復雜,且熔點容易受到雜質的影響。核磁***振和X射線衍射的數據指出異丙醇鋁為四聚結構,最接近的分子式為Al[(μ-O-i-Pr)2Al(O-i-Pr)2]3。其中Al原子為六配位八面體結構,與三個雙齒的"[Al(O-i-Pr)4]"配體相結合,理想結構擁有 D3 對稱群。 叔丁醇鋁為二聚體,分子式為Al2(μ-O-t-Bu)2(O-t-Bu)4。其制備方法類似於異丙醇鋁。 用途 1、是異植物醇、睪丸素、黃體酮、炔孕酮等激素類藥物的中間體,也是鋁酸酯偶聯劑的原料之壹 2、用作還原劑、強脫水劑 3、用作脫水劑、催化劑和防水劑的原料。 4、醫藥中間體、有機催化反應。 異植物醇、睪丸素、沃氏氧化物、黃體酮、雄烯二酮、炔孕酮等激素類醫藥中間體,橡塑加工用鋁酸酯偶聯劑的原料之壹,油墨增稠劑-脂肪酸鋁氧六環化合物AOC18的原料,也用途活性催化劑及載體,無機膜,適作還原劑、脫水劑、防水劑。 制備 最常用的制備異丙醇鋁方法產生於1936年,具體步驟為加熱,回流100g鋁、1200mL異丙醇和5g氯化汞的混合物,可加入痕量的碘作為引發劑。反應生成了鋁汞齊。在140-150°C、5mmHg蒸餾純化後,Young等人達到了85-90%的產率. 此外也可以使用四氯化碳代替氯化汞或者碘,具體操作如下:由金屬鋁與異丙醇在氯化汞催化下進行反應而制得。在配有回流冷凝器和氯化鈣幹燥管的1L燒瓶內放置1mol鋁絲或鋁片,300mL無水異丙醇可用工業異丙醇,加入其質量的5%的鈉進行蒸餾而得到。以及0.5g HgCl2。加熱回流,當開始沸騰時經冷凝器加入2mL四氯化碳,繼續加熱,指導突然開始放出氫氣。移去熱源,有時還需冷卻。當劇烈反應平靜後,繼續煮沸到鋁完全反應完(約需6~12h),蒸出溶劑後,將剩余物進行減壓蒸餾,收集沸點為130~140℃/933Pa(7mmHg)的產品。收率90%~95%。產品壹般要經1~2天後才固化,可儲藏在用石蠟密封的玻璃瓶中。安全信息 危險品標誌:F 危險類別碼:11 安全說明:8-16 危險品運輸編號:UN 3181 4.1/PG 2 WGK Germany:1 RTECS號:BD0975000 Hazard Class:4.1 Packing Group:II 海關編碼:29051900 毒害物質數據:555-31-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處置 急救措施 吸入:如果吸入,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如果停止了呼吸,給於人工呼吸。 請教醫生。 皮膚接觸: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沖洗。 請教醫生。 眼睛接觸:用水沖洗眼睛作為預防措施。 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給失去知覺者從嘴裏餵食任何東西。 用水漱口。 請教醫生。 消防措施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用水霧,耐醇泡沫,幹粉或二氧化碳滅火。 源於此物質或混合物的特別的危害:碳氧化物, 氧化鋁 如必要的話,戴自給式呼吸器去救火。 水噴霧可用來冷卻未打開的容器。 泄露應急處理 人員的預防,防護設備和緊急處理程式:防止粉塵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氣霧或氣體。 保證充分的通風。移去所有火源。將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 環境保護措施: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進壹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讓產物進入下水道。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掃掉和鏟掉。用防電真空清潔器或濕的刷子將溢出物收集起來並放置到容器中去。存放在適當的閉口容器中待處理。 容器溢出,用電保護的真空吸塵器或者濕的刷子除去,然後裝入容器按照當地法規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