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亞軌道飛行,又有哪些重大突破?
這次亞軌道飛行又有哪些重大突破
所謂越有能力的人往往越低調,而被稱為“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的可重復利用亞軌道飛行器其實也是如此行事。如果說壹年前的首飛,已經引發過全球震動,那麽這次可算是低調得嚇人了。
因為上壹般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事情;具備X波段戰略預警雷達的其他大國,居然也沒有什麽消息出來,弄不好就沒有真正追蹤到這次飛行的軌跡。而這個特殊飛行體的降落,居然是至少在40天之後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壹個亞軌道飛行體,持續飛行40天意味著什麽。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在這裏明確地講。此前全球所有做過亞軌道飛行的人造物,還沒有壹個可以持續飛行超過4個小時的。
就更不用說超過40天了,而上壹次持續飛行不到3個小時,已經圍繞了地球壹整圈,就更不用說超過40天了,而上壹次持續飛行不到3個小時,已經圍繞了地球壹整圈,創造了世界紀錄的那個亞軌道飛行器,其實就是本次再次上天的這個。因此不論世界冠軍還是世界亞軍,都是同壹個飛行物而已。
那麽為何敢說在本次上天和最終落地之前,能夠持續安全飛行4個小時就算是的世界紀錄呢?這主要在於,亞軌道飛行物,也有兩種。
壹種是起飛後先脫離主載體,然後其第二級再靠自帶的火箭加速爬升,直到突破卡門線,也就是飛到距離地面160公裏以上;或者幹脆都沒有突破卡門線,只飛到距離地面100公裏之上,就開始滑翔下落,最終到地面的預定機場滑跑降落。
這種模式下,這些年來名聲比較火的,有維珍銀河亞軌道飛船,壹直對外高價售票吸引人去體驗,其實這種亞軌道飛行器從起飛到降落全過程連2個小時都沒有,真正飛在40公裏以上高空的時間段。
只有不到20分鐘,而其載人上升段距離原始起飛機場的最遠距離,也在1000公裏之內。說到底就是往天上紮個猛子,然後就趕快下來。
雖然其第二級也確實可以叫做亞軌道飛行,但是除了讓人玩票體驗的意義。在軍事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因為飛行距離不大,極限飛行高度還沒有徹底擺脫電離層。也就是讓西方富H們玩個新鮮而已。
真正要具備重大的軍事和戰略價值,那麽這種亞軌道飛行器的最大飛行高度起碼要突破卡門線,而且其航程至少要不亞於洲際導彈入門的8000公裏。而考慮到壹旦有如此飛行高度和飛行距離,那麽這種亞軌道飛行器就沒有必要再180度的掉頭返航,而是直接圍繞地球飛上壹整圈再回來更節省能量和時間。
在全球真正曾經完成這種繞地球壹圈全程亞軌道飛行的,其實還是本文開頭的那個飛行器;連第二個類似的例子也都沒有。由此可見這個俱樂部的門檻是何等之高!
而這次更好了,直接在上層大氣中持續飛了40天!而且最終軌跡如何,就算是其他大國的戰略反導系統都沒有什麽有效的記錄。這說明不再是圍繞地球飛行了壹整圈,在3個小時之內快速返回出發地。
而是在電離層之上不知道飛了多少圈,也不知道曾經飛越過哪裏,也就是其飛行軌跡在地面的投影全程無記錄!有人說圍著地球持續飛行40天也沒什麽,人家超級大國的X37B太空戰機也能環繞地球幾十天然後再安全的落下來?
其實僅僅看名稱,就知道這兩者完全不是壹碼事,X37B既然叫做太空戰機,那麽其被火箭助推發射後在十幾分鐘之內就直接入軌了。然後壹直在軌飛行,最終再減速後滑翔返回,其實就是壹架比例縮小了的航天飛機。而凡是正常的在軌飛行物,就壹定會按照既定軌道持續飛行,最多中途進行壹些變軌操作。
但是完全不可能逃脫地面上的X波段或者P波段戰略預警雷達的持續跟蹤。雖然外界可能不知道X37B內部到底藏著多少“花花腸子”,但是這個飛行物本身是壹直被持續監控的。
如果想用現有的動能反導KKV彈頭其擊落,那麽和普通的反衛星並沒有太大區別。而這個神秘的亞軌道飛行物從壹開始就根本沒有入軌,因此完全無法用跟蹤衛星或者洲際導彈的模式來對其持續的跟蹤定位;甚至其飛行軌跡都不是純粹彈道模式的。
經常進行壹些幅度上千公裏的無規律橫向漂移,因此完全無法預測其真實的航跡。如果無法預測,自然就無法跟蹤更談不上攔截和擊落了。要知道亞軌道飛行,仍然要面對很強的高層空氣阻力,能夠完全圍繞地球壹圈再飛回來,已是十二分不易,而這次是飛了40天不知道多少圈,“過於逆天,無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