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空軍四代機開始退役五代機增產

中國空軍四代機開始退役五代機增產

中國空軍四代機開始退役,五代機增產。

印度從法國訂購的陣風戰機全部完成交付,36架陣風戰機到位之後,印度空軍宣稱高端戰力將會得到翻倍提升。不過陣風雖強,但卻仍未觸及到五代機領域,仍然是壹款先進四代半戰鬥機,沒有跳出四代機的範疇。

而就在印度為自己花大價錢訂購的陣風戰機,終於全部到貨而高興之時,隔壁的中國空軍已經開始退役四代機,改為加大產能量產更先進的五代機來換裝了。

來到中國已經有很久年頭的側衛系列戰機,與我國空軍算是頗有淵源。蘇27戰機在誕生的時候,是蘇聯專門為了對付美軍的F15戰機而設計的,所以十分註重長航程、重武裝以及操作靈活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服役,性能十分優秀,屬於世界上誕生最早的壹批四代機。

而我國當時的空軍實力較為弱小,幾乎所有戰機都依靠外來進口,對於這麽壹款先進戰機我國自然也是十分眼熱,所以和蘇聯簽訂了這款戰機的購買合同。

直到1998年,我國和俄羅斯簽訂了生產線的轉移合同之前,總***交付了48架蘇27系列戰機,其中20架為蘇27S、18架蘇27SK、6架蘇27UB、4架蘇27UBK。

後來在獲得了這款戰機的生產技術之後,我國便以這款戰機為基礎,開始了國產戰機的生產,打造出了國產版蘇27SK戰機,並將其命名為殲11A,此後又在這個基礎上研發出了殲11B、殲11BS、殲11BG、殲16等壹系列國產先進戰機。

截止到2023年,蘇聯/俄羅斯在上世紀交付給我國的蘇27S和蘇27SK,也有了將近30年的歷史了。蘇27雖然在上世紀來說是壹款先進戰機,但是放到技術越來越先進的現在來看就有點不夠看了,特別是戰機上的航電設備,這壹點在蘇聯時期就是蘇聯的軟肋。但是這款戰機上的設備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再加上機體老化和結構疲勞等問題,也是時候讓這麽壹位老將退役了,所以我國空軍近幾年內便陸續將蘇27S和蘇27SK退役,蘇27UB和蘇27UBK也正在逐漸退役的路上。

不過這戰機的性能跟不上時代和太過老舊是壹方面原因,但另壹方面也是因為我國戰機的產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比蘇27先進的戰機數量越來越多,曾經在中國空軍內挑大梁的蘇27如今已經算不上先進。

特別是五代機的產能,成飛甚至還專門成立了5個接裝團隊,專門為殲20的量產進行服務。在這之前,殲20采用的還是俄制發動機,因此產能要受到俄羅斯供給的限制,俄羅斯壹年能夠提供的發動機就那麽多,我國的殲20產能壹年也就能生產個十幾架。

但是在換裝了國產發動機之後就不壹樣了,殲20在換裝了國產發動機之後產能迅速提升,現在我國五大戰區已經全部換裝上了殲20戰機,並且產能在不斷提升的同時性能也在不斷升級。早前亮相過的雙座版殲20操控無人僚機進行作戰,現在又傳來了換裝渦扇15航發的殲20,也已經首飛成功的消息,這些都證明了我國在戰機生產技術上正在不斷前進。

早前殲20換裝了五大戰區之後,就有人猜測殲20的數量已經來到了150架。按照目前已有的開源情報匯總來看,成飛在向貴飛移交殲10C戰鬥機生產線,停止生產殲10C後,將會集中所有的產能、專供殲20隱身戰機提速量產。

因此未來幾年,殲20的產能還會以肉眼可見的提速,再次迎來壹個巨大的爬坡期。加之沈飛所負責的空軍下壹代中型機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待到其定型量產、接過殲10C生產接力棒,開啟新壹輪的國產中型隱身戰機量產工作後,中國空軍的隱身戰機總規模還會比現在擴大許多。

總的來說,目前的150架殲20只是壹個暫時性的數字,伴隨著殲20生產線的進壹步擴大、新壹輪產能爬坡期的到來、雙座以及中期大改升級型的殲20子型號不斷問世投產,邁過總數200架大關對於如今的殲20來說,已經是近在眼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