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小球藻與螺旋藻的區別

小球藻與螺旋藻的區別

很多人以為小球藻就是螺旋藻,錯!小球藻不是螺旋藻。下面就詳細介紹兩者的區別:

小球藻的生物分類:綠藻門、綠藻綱、綠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屬

螺旋藻生物分類:細菌界、藍菌門、藍藻綱、顫藻目、顫藻科、螺旋藻屬

小球藻生長在淡水中(螺旋藻生長在鹹水中),從生物進化論中可知,生命是從鹹水中產生,淡水中進化,陸地上生長,淡水比鹹水更安全。小球藻,男女老少都可食用。淡水培養小球藻過程中,需循環攪拌,生產成本高,而螺旋藻無需攪拌。

小球藻是單細胞植物,真核生物,有細胞核(螺旋藻是多細胞菌類,原核生物,無細胞核,是簡單的有機體)。屬於單細胞的生物有:人類、動物、植物和壹些藻類如小球藻,小球藻細胞與人類細胞有相近的遺傳相關性。

小球藻細胞的體積小(螺旋藻細胞體積大,比小球藻細胞大百倍,肉眼也能看到),需在600倍顯微鏡下才看得到。小球藻細胞大小與人類紅血球相似,只是中心離子結構不同,小球藻細胞中心是鎂離子,人類紅血球中心是鐵離子。

小球藻細胞有3層細胞壁(螺旋藻沒有細胞壁,因此無需破壁),而且非常堅硬,由高纖維組成。

小球藻獨特的物質-小球藻生長因子CGF(螺旋藻沒有這種特殊物質),只有小球藻才擁有這種珍貴獨特的成分,世界上尚未發現其他生物含有與CGF生物性質相當的萃取物。CGF含有豐富的核蛋白、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多醣類成分、復雜的蛋白質體、酵素、多種植物荷爾蒙等。

小球藻生長因子CGF是具有生物反應修飾作用的活性物質,其生理功能表現為:對於抵抗衰老、活化人體細胞具有重要作用;改善心、肺的帶氧功能;激活淋巴細胞,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識別並抑制變異細胞的生長,預防癌癥的發生;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高濃度的葉綠素協同作用,能與體內器官組織中蓄積的重金屬、化學有害物質等毒素結合,並將其排出體外;凈化體內環境,恢復肝、脾、腎等臟器的解毒功能;平復血壓、血脂、血糖值,輔助治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促進人體受損傷組織的修復及傷口愈合;改善胃腸功能,防治胃潰瘍,促使人體腸道中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繁殖,具有調節腸道內菌群、滅活致病菌的作用。

小球藻是核酸含量最高的植物。

小球藻是堿性最高的植物(它的堿性生成量是螺旋藻的3倍)。

小球藻是自然界葉綠素最高的植物(是螺旋藻的5倍)。

小球藻中含有天然的生物素(螺旋藻未檢出)。

小球藻不含碘(螺旋藻含碘)。

《小球藻和螺旋藻的營養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比較》論文中指出,結果發現,實驗中采樣的蛋白核小球藻含有比螺旋藻更低的嘌呤核苷酸含量,更高的鈣、鋅、葉綠素、葉酸和生物素含量,並可以有效降低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具有降血糖功效。

在嘌呤類成分比例上,小球藻的嘌呤核酸總量(142㎎/100g占螺旋藻嘌呤核酸總量的64%),尤其是次黃嘌呤(6.1㎎/100g約占螺旋藻12%)和腺嘌呤(121㎎/100g不到螺旋藻的80%),小球藻顯著低於螺旋藻,因而更加符合現代人群的營養補充需求。

對蛋白核小球藻和螺旋藻中鈣含量的檢測發現,蛋白核小球藻的鈣含量(196㎎/100g)是螺旋藻(79.7㎎/100g)的2.5倍,因而作為鈣元素天然補充劑更加有效。

蛋白核小球藻的鋅含量(407㎎/kg)是螺旋藻(11㎎/kg)的近40倍。可見,對於大腦發育、血壓、免疫力和抗輻射健康方面,小球藻比螺旋藻具備更強的優勢。

蛋白核小球藻和螺旋藻中葉綠素含量檢測發現,蛋白核小球藻(2.30g/100g)是螺旋藻(1.42g/100g)的近2倍,從該角度而言,小球藻是更好的葉綠素補充營養物質,對生血、排毒等更有助益。

通過對蛋白核小球藻和螺旋藻的檢測,發現蛋白核小球藻中生物素含量(41ug/100g)是螺旋藻(4ug/100g)的10倍;葉酸含量小球藻(1.7㎎/100g)是螺旋藻(0.11㎎/100g)的16倍,蛋白核小球藻是更加優於螺旋藻的葉酸、生物素補充劑。

研究者認為螺旋藻降低血糖的主要作用方式是通過促進肝糖原合成或抑制其分解來實現的。研究者認同小球藻是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方式來降低血糖的。因而,在輔助降低高血糖人群的血糖作用方面,兩藻存在很強的互補特性。

小球藻細胞微小,無法用簡單的過濾法回收,離心成本也很高,且小球藻的細胞壁厚,需要通過破壁技術才能提高消化吸收率,因此生產成本高。而螺旋藻的細胞壁只是壹層薄薄的膜,無需破壁,螺旋藻的培養成本價格也相對低很多。

資料來源《綠先優小球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