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四大名人
余姚四大聖賢是朱舜水,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
朱舜水,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四位處在不同時期的余姚大家,被後人尊稱為余姚四先賢。
朱舜水: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名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稱征君。
王陽明:王守仁(號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曾被貶至貴州龍場驛(今貴陽市修文縣境內),驛館破敗不可居住,乃居於館旁山洞,其洞因而得名陽明洞,是貴陽名勝古跡之壹。
黃梨洲:黃宗羲 (1610-1695) 乳名麟,字太沖,壹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八月出生於通德鄉黃竹浦村(今屬明偉鄉)。
嚴子陵:嚴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漢族,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隱著述,設館授徒。?
擴展資料:
1、朱舜水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驅,清兵入關後,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後,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壹定的影響。
2、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家,其學說世稱“心學(繼承陸九淵之‘心學’並加以完善)”。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如今位於貴陽城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的“陽明祠”就是為了紀念“王陽明”先生而修建的。
3、黃梨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歸鄉後,即更加發憤讀書,“憤科舉之學錮人,思所以變之。既,盡發家藏書讀之,不足,則鈔之同裏世學樓鈕氏、淡生堂祁氏,南中則千頃堂黃氏、絳雲樓錢氏,且建‘續鈔堂’於南雷,又從學於著名哲學家劉宗周,得蕺山之學。
清軍入關後,黃宗羲召集裏中子弟數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鬥,達數年之久。失敗後返鄉閉門著述,清廷屢次詔征,皆辭免。黃宗羲曾自雲壹生有三變:“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遊俠,終廁之於儒林,”這正是黃宗羲壹生的寫照。
4、嚴子陵是漢代高士,嚴光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隱著述,設館授徒。 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後卒於家,享年八十歲,葬於富春山。
範仲淹撰有《嚴先生祠堂記》,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贊語,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天下。
百度百科-余姚四大聖賢
百度百科-四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