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佛教的飲食文化有哪些?
佛教把食定義為牽引、長養、持續。食不只是維持生命現象的重要元素,也是牽引眾生死後再輪回的最主要力量,更是智者覺者圓滿生命層次、解脫生死輪回的動力。因此,佛教認為個人如何取食,將決定其心靈位階。
佛教認為「食」有九種,其中包括四種世間食及五種出世間食。至於四種世間食系指「段食」、「觸食」、「思食」、「識食」,而五種出世間食則是指「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現代營養學上所謂的飲食,則為佛教世間食中所指的「段食」,可見佛教的飲食觀實在是十分博大精深。
◎何謂「世間食」與「出世間食」
大多數人並不明白何謂世間食與出世間食,此處所指的「世」是時間、遷流的意思,而「間」則是指空間、間隔的涵意。總括而言,「世間」即為毀壞、世俗、凡俗的意思,指被煩惱纏縛、不美滿的壹切萬象和世界。反之,能夠令人解脫煩惱痛苦或生死輪回的,也就是所謂的「出世間食」。
令人特別註意的是,佛教所謂的「九食」之中,除了「段食」是物質食品之外,其余八種則全數為與心靈層面相關的精神食品,而在佛教的觀點中,物質食品只能增益身體,精神糧食則不僅能升華心靈,更能幫助物質食品的消化,提高其效能,由此可知佛教對於精神食品的重視,顯然遠遠超越物質食品。
●四種世間食
佛教將「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四種歸類為世間食。
「段食」即以香、味、觸為體的飲食,可以資益肉身,如米、面、菜、水、果實等物質,分分段段故稱段食。
「觸食」即精神主體透過感覺器官接觸外境所產生的意識作用,可以長養感覺、意誌或肉體。如接觸柔軟美好的境相或益智書籍,可以令人愉悅和奮發向上。
「思食」即意誌作用,期望自己所好者能夠存在。如災難發生時,求生意誌強的,存活的機率高。
「識食」指精神主體,依前三食之勢力,產生思想、語言、行為三業,凡是造業(作用)必有果報(反作用),形成死後轉世輪回的力量,維持身命的連續流轉。
●五種出世間食
至於佛教認為能讓人度脫煩惱痛苦或生死輪回的出世間食則有五種,包括「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等。
「禪悅食」是修行人澄心靜慮,資益心神,得禪定之樂。
「法喜食」是修行人聽經聞法,得知人生宇宙的道理,心生歡喜,善根增長,智能大開。
「願食」是修行人發大願,利益眾生,斷煩惱,證悟真理,以願持身,常修清凈行。
「念食」是修行人正念分明,憶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顛倒妄想,不分別計較,不攀緣執著,得以超越煩惱。
「解脫食」是修行人實踐解脫聖道,斷煩惱業縛,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修行者飲食清凈的五種方法
古時候醫學和營養學都不發達,因此佛教對於物質食品(段食)的觀念,都偏重於處理食品的方法和用食的心態,以幫助修行為原則。
出家修行者用食必須清凈無過,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保持食品的衛生和養分,清凈的方法***有五種,很合乎現代的衛生觀念:
方法壹、「火凈食」:應該火煮的食品,必須以火如法煮熟才吃(以免留有寄生蟲或現代的農藥)。
方法二、「刀凈食」:應該除去皮和核的果實,必須以刀去之才吃(以免留下臟物和現代的農藥)。
方法三、「爪凈食」:應該以手除去皮殼的果物,必須以手去之才吃(以免留下臟物和現代的農藥)。
方法四、「蔫(枯)幹凈食」:取果物已蔫幹而不能做種子者食之(以免可做種子的果物發芽或發黴有毒)。
方法五、「鳥啄凈食」:取鳥啄殘之物而食之(鳥啄之物必無毒)。
◎乞食破邪 正命自活的出家飲食哲學
修頭陀(少欲知足)行的出家人常乞食,據說能破四種邪命,以正命生活。正命是以正道的方法或(在家人的正當)職業來維生,邪命是以邪曲的方法或(在家人的不正當)職業來維生。
邪命可分為下列四種謀生方式:
下口食:種植田園,調和湯藥,以求衣食(印度或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出家人以乞食維生,乞得什麽就吃什麽,乞不到食物就不吃,故有此項規定,以免增長貪欲。此戒不合中國的民情風俗,故唐朝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壹日不作壹日不食,倡導力行苦修,不圖口腹之欲。兩者立意不同,不可混為壹談)。
仰口食:仰觀星宿風雨,以術數之學求衣食(修行在修心,不求外力,以免怪力亂神)。
方口食:曲媚權門,阿諛富豪,以求衣食(不鉆營逢迎,不結交權貴,亦即遠離金權,以免貪慢)。
維口食:研習咒術,蔔算吉兇,以求衣食(以免迷信、妖言惑眾)。
◎修頭陀行的五食戒律
修頭陀行的出家人,在吃的方面有五種戒律:
常乞食:每日上午出外乞食,既可因乞食而接觸民眾,得以教化民眾,還可以因乞食而接觸各式各樣的民眾,得以修忍辱與平常心,更可以因乞食而免得自己烹煮增長貪婪。乞食壹舉三得,功德甚大。
次第乞食:每日只能次第乞食七戶人家,不可專挑富有或樂善好施的人家,以增長平等心;同時乞得什麽就吃什麽,乞不到也不能到第八家乞食,以免貪心生起。
壹缽食:依自己食量的多寡,而決定缽的大小。壹天只能吃壹缽,以免過量,符合「只吃七分飽」的現代衛生原則。
壹座食:每次吃飯,坐下來後就不可以再起身拿食物,以免貪多無厭。
過午不食:中午之前必須開始進食,直至吃完。過了中午,只能喝白開水,連流質也不可喝。
◎「調食」對佛教「坐禪」之重要性
隋朝天臺智者大師在《小止觀》中,提到「調食」對於「坐禪」的重要性:「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雲: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晝日不得貪飯食,夜臥不得貪好床。」「不得貪食嗜味,食不得多。多者病人,少者復饑,趣可而已,不得味飯。」
這種論點似乎與現代人提倡的養生觀念不謀而合,值得做為飲食文化之參考。
◎食前食後正念分明
中國禪林中吃飯有過堂的規矩。食前存五觀想、念供養偈則可以靜心正念,藉由分泌唾液以利消化食物;食時不語並眼視缽中物,龍含珠(壹手以拇指置缽緣,以余四指持缽)鳳點頭(另壹手持筷夾食,不得翻攪),兩臂挾胸,以食就口,不可以口就食。食後誦回向偈並培養感恩心可保持正念不散。
食存五觀:壹者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者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者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者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者為成道業,應受此供。
清晨食粥,粥有十利:
壹者資色,資益身軀,顏容豐盛。
二者增力,補益衰弱,增長氣力。
三者益壽,補養元氣,壽算增益。
四者安樂,清凈柔軟,食則安樂。
五者辭清,氣無凝滯,辭辯清揚。
六者辯說,滋潤喉舌,論議無礙。
七者消宿食,溫暖脾胃,宿食消化。
八者除風,調和通利,風氣消除。
九者除饑,適充口腹,饑餒頓除。
十者消渴,喉舌沾潤,幹渴隨消。
午齋則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願皆飽滿,令今施者得,無量波羅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
供養諸佛菩薩護法神之外,尚須念變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養真言。
食前要念:「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食後要念:「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斷食及素食
印度自古盛行的斷食法本為瑜伽派或其它苦行外道之修行法門,後來也為佛教所采用,特別是密宗行者為表示誠心及保持身體清凈,在修行時亦都實行斷食以避免諸穢物汙染身體,除了宗教修行之用,斷食也經常被當做治病或開發生命潛能的重要方法。
至於素食的修行淵源則與中國大乘佛教《大般涅盤經》、《楞伽經》、《楞嚴經》等經,主張菩薩道行者為長養慈悲心,不斷大悲種的觀點相關。同時,為堅定修行信念亦不可吃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辛。但是佛教之素食觀並非壹成不變,遇有特別之狀況亦會有其因應的方式,依原始佛教及南傳佛教的戒律,出家人應乞食故不素食,同時亦可吃三凈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西藏地區由於天然環境之影響,蔬果十分匱乏因此也不素食,但瑜伽行者則多素食,由此可知佛教飲食與各宗派的信仰及各地生活文化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
現代醫學認為酒會麻痹神經,損害腦細胞,影響睡覺本質,故酒不宜過量。不飲酒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之壹,但不飲酒戒屬於遮戒,意思是酒會遮蔽本性,使人亂性。但如果為了治病或烹調,還是可以用酒。在家人為了社交,並非必須滴酒不沾,卻不可超出酒力,以免壞事。
鄭振煌教授簡介 現任: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慧炬出版社社長
學歷:臺大外文系畢業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
經歷:大學時即活躍於佛學社團,擔任臺大晨曦學社社長,親近海內外佛教高僧大德,尤其受教於臺中蓮社導師李炳南教授及「慧炬」創辦人周宣德教授,得益尤大。研究所畢業後,壹度任教於大學、佛學社及佛研所。未久出任慧炬聯體機構副董事長,實際綜理行政及編務,旋參與組織成立慧炬出版社、慧炬通訊社、中華慧炬佛學會等法人組織,推展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經常於臺灣及東南亞、美加各地舉辦各種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鄭居士修習佛法三十余年,悲智雙運,解行並重,每抽暇至各佛研所、各道場、學佛團體等單位弘揚佛法,法雨普降,均沾甘露。
鄭居士不僅飽覽群經,深諳奧義,其中、英文造詣亦屬爐火純青;除常發表文章外,已譯成佛學名著《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等十余部。此外,其口譯功夫亦堪稱壹絕,曾為壹行禪師、葛印卡大師擔任即席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