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將殲擊車屬性發揮到極致的斐迪南

將殲擊車屬性發揮到極致的斐迪南

將殲擊車屬性發揮到極致的斐迪南

在我們的印象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善於使用坦克,所打出的戰績也是有目***睹的。其實和使用坦克相比,當時的德軍更擅長的是反坦克,這也是被逼出來的。因此殲擊車的地位在德軍中甚至要遠大於常規坦克,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斐迪南殲擊車,有時候也被稱作象式坦克。

落選的虎式坦克與斐迪南殲擊車的誕生

費迪南殲擊車的誕生並不是刻意而為的,簡單點說它屬於“廢物”利用後的壹種產物,而這個所謂的“廢物”還就是我們熟悉的虎式坦克。虎式坦克誕生之初有兩個方案,壹個是亨舍爾設計的(H)型,另壹個就是保時捷設計的(P)型。最終保時捷設計的虎式因為理念過於先進而落選,僅僅有壹輛成品誕生,壹般被稱為虎P。

事情到這裏還沒有結束,虎P雖然沒有被德軍看上,但卻被希特勒本人看上了。和常規的虎式相比,虎P因為采用了前置炮塔的結構確實顯得更魁梧了壹些(更長了)。而這前置炮塔的設計正是因為它采用了發動機和驅動壹起後置的結構,這在德國甚至是英美坦克裏都很少見,反而更接近於蘇聯的習慣。

另外保時捷在這輛坦克上還使用了先進的油電混合動力,好處是在汽油引擎馬力不足的情況下給坦克提供足夠的動力,同時還可以減少噪音。缺點就是這個技術在當時還不是很成熟,而電動馬達也會影響無線電信號。

就這樣,虎P坦克在虎式已經確定量產的情況下還是生產出了90輛底盤,不過並沒有給它們安裝上炮塔,通過之前的測試表明,虎P的車身實在是不易充當坦克。為了不浪費這些底盤,同時也是鑒於當時正面臨境況,研發人員決定將這批底盤加工成壹種強悍的坦克殲擊車,即是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關於它具體的數量並不明確,因為90輛底盤並沒有全部加工成殲擊車,也有幾輛變成了工程或支援坦克。所以斐迪南的產量也就在80輛出頭左右,可能還沒有後來的出現的獵虎要多(88輛)。

“坦克殺手”費迪南殲擊車

斐迪南殲擊車重量超過了65噸,前裝甲最大的厚度為200mm,而這厚重的外殼也讓它只能以每小時30公裏的速度前進,這是理論上最快的速度。主武器是壹門經典的88mm口徑坦克炮,不過和虎式上面的可不是同壹門。

斐迪南殲擊車因為沒有炮塔結構,所以戰鬥艙內部空間更大,所以裝下了壹門倍徑為71的88mm炮(虎式坦克上主炮倍徑為56),這也是虎王坦克上面所裝備的主武器。壹開始研發人員想讓它單純地用來打坦克,所以直接將航向機槍給取消了,但經過幾輪實戰之後,這壹副武器又被加了回來。

從結構上來看,斐迪南殲擊車很像是采用了前置發動機後置戰鬥艙的配置,其實不是,不然將駕駛艙置於何處。斐迪南的駕駛艙依舊在車體最前面,後面緊跟著的就是中置的發動機,戰鬥艙和電動馬達都在後面,這壹結構極大限度的利用了坦克的內部空間。前裝甲有明顯的鉚接痕跡,確實是鉚接的,不過是附加裝甲。

虎P坦克前車體原厚度100mm,為了讓斐迪南殲擊車與坦克對射時立於不敗之地,研發人員又給原來車體加厚了100mm,以達到跟戰鬥室正面相同的厚度。

庫爾斯克會戰時,全部斐迪南殲擊車如約地上場了,實戰結果表明,蘇軍在當時沒有任何壹輛裝甲能與斐迪南正面對抗(蘇聯152mm炮打坦克效果並不好)。

到戰鬥結束,主要裝備斐迪南的重型坦克驅逐營***擊毀了蘇軍超過六百輛坦克,這其中還不包括反坦克炮位及各式裝甲車輛。當然斐迪南殲擊車自身也被消耗掉了壹半往上的數量,不過多是因為自身故障或觸雷導致失去行動能力後,被德軍就地引爆了,重量太大導致在戰場上不好回收修理。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之後,剩余的斐迪南殲擊車經改良後又被派到了意大利戰場,到這個時候,斐迪南殲擊車才有了“象式坦克”的名字。和盟軍的戰鬥中,僅存的幾輛斐迪南殲擊車依舊發揮出了屬於它的實力,給英軍和美軍留下了同樣深刻的印象。

自身可靠性差的問題依舊存在,但也不是說壹上場就會壞掉,在修修補補的過程中,斐迪南殲擊車竟堅持到了二戰的最後壹刻,“坦克殺手”的稱號當之無愧。

結語

在戰爭後期,德國人還使用了獵虎殲擊車,因為由虎王坦克的底盤改裝而來,它得以比斐迪南更大,主炮也換成128mm口徑。在實力上確實遠勝於斐迪南殲擊車,但它未必是壹輛合格的坦克殲擊車。首先它可靠性壹樣很差,甚至比前者更差,而且使用壹門128mm口徑的炮實在是有點過了,不如長倍徑的88mm炮來的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