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麽能夠從壹個小人物成功逆襲為大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呢?
歷史記載,劉邦有壹次在鹹陽看到了秦始皇不禁感慨:“大丈夫當如斯”,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說明,劉邦壹直都有要幹大事的心,但當時他是沒機會的。
秦二世執政之後,昏暈無道,丞相趙高掌握大權,胡亥和趙高的“胡搞組合”搞得名不聊生。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壹呼百應。之前的六國後裔,看到有機會紛紛起兵,壹時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劉邦恰在這個時候,因為押送犯人去給秦始皇修陵墓,不能按時到達,按照秦律是要斬首的。混混出生的劉邦壹咬牙,幹脆就放了犯人打算跑路。沒想到剩下的犯人沒跑,反而打算跟著劉邦壹起混飯吃。
劉邦就領著壹幫人,跑到山裏躲藏,不久後, 蕭何和曹參忽悠了沛縣的縣令,讓縣令召劉邦回來,壹起起兵,劉邦這個時候已經有幾百人了。縣令答應了,後來想想不對,又反悔了。 蕭何和曹參幹脆就幹掉了縣令,劉邦進入了沛縣。
這時,大家都想造反,但是沒人想帶頭,擔心連累家人,抄家滅族。 蕭何和曹參極力推舉劉邦,劉邦是沒有什麽可擔心的,後來的彭城之戰,為了逃命,三次可以將自己的兒子女兒扔下車。可見,劉邦對家人是不存在心理負擔的,就爽快地答應了。劉邦就成了起義軍的小頭領。
起兵後,劉邦率軍在附近四處出擊,擴張地盤,效果不怎麽樣。後來,投靠了項梁,在項梁處劉邦混的很好,成為項梁手下壹員大將,後來與項羽壹起配合,打的戰績不錯。
項梁戰死後,楚懷王派劉邦攻打秦朝首都鹹陽,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壹路走壹路收編擴張,在張良和高陽酒徒酈食其的幫助下,進行的比較順利,最後攻入關中,滅亡了秦朝。
劉邦終於實現了當年:“大丈夫當如斯”的感慨,本想賴在秦宮不走,張良壹番利害關系的勸說, 劉邦壹步壹回頭地離開了秦宮。但是,腦子抽抽的劉邦當時聽了手下的建議,派軍在函谷關攔截不讓項羽進來。
項羽哪受得了這個氣,打算第二天滅了劉邦。項伯知道後,馬上去告知自己曾經的救命恩人張良,讓張良跑路。張良立馬告訴了劉邦。之後,就有了鴻門宴,劉邦壹邊裝孫子,壹邊借故尿遁了,躲過壹劫。
後來,被封到蜀地的劉邦,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劃下,沖出關中,與項羽開始了楚漢之爭。雖然劉邦在對項羽的戰爭中從來沒有勝過,但是劉邦的地盤卻壹直在擴張。這就是他的能力,劉邦打仗不行,但是會用人、會收買人心,雖然壹直在敗, 地盤卻壹直在擴大。
劉邦在對項羽的戰爭中,手下積累了大量的人才,漢初三傑的蕭何 、韓信、 張良、謀士陳平、曹參……,武將彭越、英步、樊噲、 ……,人才濟濟。而對手項羽,只有自己。壹個好漢三個幫,壹個籬笆三個樁。單打獨鬥的項羽,是壹定打不過這麽壹大群人的,結果就是項羽被群毆死了。
劉邦從壹個小混混成為了壹代帝王,建立了漢朝。劉邦僅用了7年的時間,就統壹了天下。 單論個人能力,這個時期的很多人都比劉邦要強太多了。但是,劉邦的最大優勢是能整合所有人,關鍵時候不手軟(逃命的時候可以丟下自己的孩子,面對韓信出兵的要挾分了韓信為齊王),能聽取意見,該低頭的時候低頭,心理素質極好,壹直敗壹直戰,而且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劉邦具有的其它素質,也就是非專業素質外的能力,其它人都是不具備的。這使他在建國後,可以將分封的七個異姓王都幹掉,而沒有引起國家的動亂。
擁有整合他人為己所用的能力,加上強大的心理素質,劉邦統壹了天下,開啟了壹個延續407年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