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貴池區哪個鄉鎮經濟狀況好且發展好
茅坦村落始建於明初,歷史悠久。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古樸的人文景觀。境內山水圍繞、湖泊縱橫。村中分布著東街、西街、丁字街;店鋪、作坊鱗次櫛比,民居街坊相錯比鄰,街道巷弄石板鋪就。村內大小祠堂十余座,與古色古香,古樸風雅的古民居、古牌坊和古樸民風溶於壹體,組成龐大而強盛的封建家族制村落,成為下江香客上九華山拜佛的必經之路,茅坦杜氏是皖唐著名詩人杜牧、杜荀鶴後裔,因人丁興旺,有清廉狀元杜宗鶴和蟾宮摘桂者眾多,成為貴池“四大姓”之首。為紀念先祖,茅坦杜氏家族出資在貴池杏花村建造了杜公祠,以此緬懷先祖功績。建於明清之際的杜氏宗祠,青磚石板、雕梁畫棟,風格凝重古樸、匠心獨具,是全省杜氏唯壹的壹座宗祠,屬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明清之際,茅坦就以其秀麗的山水、豐富的物產、淳樸的民風和“修齊治平”耕讀世風享譽江南,明太守李瞕親自為茅坦著書立傳,大贊“茅坦十景”,稱茅坦為“小池陽”。1933年首任池州專員向乃祺慕名甚久,壹到任就專程來茅坦“巡春”觀光,即興揮毫書贈壹聯:“杏花沽酒,菊花題詩,棠蔭遍花封,遺愛千秋公去後;召杜齊名,老杜媲美,茅坦瞻杜廟,巡春五馬我來遲。”茅坦在不長不短的六百年間,人才輩出、富甲壹方,是古池州壹顆璀璨的明珠。
茅坦村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經省地質隊勘查,有銅、金、鐵、螢石礦等多種礦產資源。特別是茅嶺銅礦有圖可查。水產資源更加豐富,境內十八索濕地(現更名為九華湖)水面面積1592hm?,沼澤面積451hm?平方,是各類越冬水禽(包括旅鳥)理想棲息地和繁殖地,是候鳥重要遷徙通道。濕地內鳥類12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壹二級鳥類有30余種,底棲動物16種,魚類39種,獸類18種,兩爬類15種,現列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建國以來,勤勞的茅坦人民發揚“紅旗渠”精神掀起了興修水利的高潮,改造荒灘,興建水渠閘站,對基本農田進行改造。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實施多種經營,農、林、桑、麻、漁,齊頭並進,特別是水產養殖已顯規模,“茅坦魚”因質優味美,享譽周邊市區,市場供不應求。其中十八索“老漁翁”牌野生魚已成為池州市知名品牌。茅坦村因此成為池州市著名的漁米之鄉。改革開放以來,茅坦村積極實施招商輻射工程,99年成功招來廣東客商創辦了國內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養殖基地。2000年引進江蘇揚州客商興辦了村自來水廠,徹底改變了民飲用水條件。近年來,先後引進和投入資金改造荒灘、荒水,新建了三個漁業養殖場,多個服裝加工廠,和近10個生態土雞養殖場,組建專業合作社,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氛圍。如今,集鎮建設已成規模,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水泥路全面貫通,太陽能路燈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各項基礎設施不斷改進,“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小康生活格局已全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