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銅件用什麽酸清洗
化學成膜技術主要是指鎂合金壓鑄件通過在化學溶液中進行壹定時間的接觸、利用工件與化學處理液之間的化學反應在工件表面形成保護膜層的壹類表面處理技術。主要包括鉻化、磷化、鋅置換和化學腐蝕等處理技術。
1)鉻化處理
鉻化處理就是工作在以鉻酸或重鉻酸鹽等為主體的處理溶液中進行浸漬,使表面產生氧化鎂、氧化鉻或鉻酸鹽保護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典型的處理規範如表1所示。通常含鉻離子處理液的成膜性較好,對工件的表面質量要求不高,對厚、薄工件均適用。鉻化處理膜層均勻,厚度通常為0.5-3μm,可使工件的耐腐蝕性可以提高數十倍。鎂合金的鉻化處理研究開展得較多,較為成熟,但由於鉻離子對人體和環境的副作用較大,所以其應用已在逐漸減少。
2)磷化處理
磷化處理就是工件在以磷酸或磷酸鹽為主體的溶液中進行浸漬或采用噴槍進行噴淋,使表面產生完整的磷酸鹽保護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典型的處理規範如表2所示。磷化處理液的成膜性不如鉻化處理液的好,對工件的表面質量要求較高,通常不太適合於表面質量差的薄壁壓鑄件(壁厚小於2mm)的表面處理。磷化處理膜層的厚度較大,作為油漆底層,可使漆膜的粘附力、耐潮濕性和耐蝕能力提高幾十倍至幾百倍。鎂合金磷化處理的研究較少,目前的應用十分有限。
3)鋅置換處理
鋅置換處理就是工件在以鋅鹽為主體的溶液中(通常加入焦磷酸鹽)進行浸漬,使表面進行鋅置換,從而產生完整的保護膜層的表面處理技術。典型的處理規範如表3所示。鋅置換膜層不但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而且可以明顯提高金屬的附著性能,進行鋅置換處理後,可進行觸擊電鍍銅、鍍鎳、鍍鉻等處理,所以鋅置換處理主要用於鍍金屬前的壓鑄件的表面處理。
4)化學腐蝕處理
鎂合金壓鑄件的化學腐蝕處理分二步進行,第壹步采用鉻酸-硝酸系溶液進行腐蝕;第二步在氫氟酸系溶液裏進行處理,以除去第壹步處理時生成的鉻酸膜,同時在工件表面形成氟化鎂膜層。典型的處理液如表4所示。由於化學腐蝕使工件表面凸凹不平,所以難於得到平滑光亮的膜層,但由於提高了膜層的附著性,所以經化學腐蝕過的表面,可以直接進行鍍鎳、鍍鉻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