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0育兒關鍵詞,妳被哪個戳中了?
2020終於跌跌撞撞過去,相遇不久的2021卻給了我們太多的驚險與未知。而作為家長,養育孩子是壹項極其復雜的工程,每壹年都有新的壓力和挑戰,也有珍貴的收獲和沈澱:
停課不停學
疫情期間,正當同學和家長擔憂功課問題的時候,教育部發布了停課不停學的通知。全國教育系統迅速行動,充分利用線上資源,搭建雲課堂,讓同學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
學校、老師們集思廣益,寫教案,找素材,分析材料,做課件,錄制微課視頻……在疫情催生下,“停課不停學”成為我國教育系統壹場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可謂“史無前例、 世無前例 ”。
神獸
“神獸”這個詞在2020年上半年迅速傳播開來,孩子們由於新冠疫情而推遲上課,數百萬學齡兒童不得不轉向家庭教育。
沒有老師在身邊,家長們需要想出不同的方法來應對自己的孩子,與之鬥智鬥勇,好像在與所謂的神獸戰鬥。
數月的堅持,家長們心力交瘁,盼著疫情早日平復,學校早日復課,盡快讓“神獸歸籠”。
雞娃
“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
在某 育兒 論壇中,有家長總結出壹套雞娃公式:
合理的雞娃程度=父母對子女的預期-父母能為子女托舉到的位置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且能為子女提供的優勢條件越少,雞娃的程度就越強。金錢投入之外,教育的時間成本也需要考慮。
在2020下半年,當“雞娃”遇上“內卷”,兩者形成某種吊詭的合謀,將本就焦慮的父母往焦慮的懸崖又推進了壹步。
雞娃,是為了不讓孩子同自己壹樣內卷,但整個家庭卻因此陷入了更深的內卷和更焦慮的雞娃,閉環由此形成。
內卷
內卷是個 社會 學名詞,指壹種 社會 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壹定階段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
內卷本質是壹群人爭奪有限的資源,資源不變,當每個人都付出更多成本去爭奪資源,內卷就更嚴重。對家長來說,這個詞讓每個家庭都疲憊不堪,嚴重透支,但出路難覓。
退出家長群
此前,江蘇壹位家長因不滿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群,並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表示:“我就是退出家長群怎麽了?”
壹位家長的怒吼掀開了家長群目前普遍存在的亂象,而家長群出現的“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微信群布置作業,將作業拍照上傳打卡”等問題,引發不少家長***鳴。
凡爾賽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富。有網友稱:事實上很多家長早就是凡爾賽的“鼻祖”了,畢竟在他們眼中,還有什麽能比“娃的優秀”更值得炫耀的?
體育 美育進中考
今年10月15日,教育部兩份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 體育 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發布,將 體育 和美育納入中考。
同時, 體育 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目前全國已經有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到2022年要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真香媽媽
真香壹詞最早出自湖南衛視《變形記》裏面的王境澤初到農村家庭時撂下狠話,後面又啪啪打臉的 搞笑 情節。
後來衍射到老母親身上就是每壹個立住的flag,有娃之後就360度無死角的打臉。
生娃前:好心急,娃怎麽還不出來;
生娃後:太磨人,真想塞回肚子裏。
生娃前:朋友圈刷屏曬娃最討厭,這事我可幹不了;
生娃後:360度拍攝,9宮格不夠展示我娃的多樣。
生娃前:養孩子要耐心,給他愛和自由;
生娃後:壹天不打,上房揭瓦,老母親修得壹身獅吼功。
以娃會友
誰誇我娃,誰就是我的朋友;有同性別娃,統壹戰線手足; 有同 年齡娃,可以互通有無;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娃,彼此互相羨慕;有娃的和沒娃的,形同陌路。
詐屍式 育兒
繼「喪偶式 育兒 」出圈之後,出現了壹個比其可怕10000倍的 育兒 方式——「詐屍式 育兒 」。
具體是指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但在不了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這種武斷的指責會給孩子和媽媽都帶來更大傷害。下面我們通過壹個例子來看壹下:
30分鐘過去了,孩子上了2次廁所、喝了3回水,就是沒有做出1道題。
當媽媽忍不住對孩子開吼時,那個從吃完晚飯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的夥伴,擡起頭說了壹句:“吼孩子幹什麽?好好講道理不行嗎?”忙時就裝死,閑時來詐屍?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調查顯示:50%以上的爸爸,缺失 了孩子 成長過程的陪伴。他們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刷微信、忙著各種聚會和飯局。忙的結果是父親角色的缺位,是孩子性格的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復制的陪伴的缺失。
2020年10大 育兒 關鍵詞爸爸媽媽被那個戳中了呢?
養娃之路,道阻且長
2021年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們
繼續沖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