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策略可以操作智能量化機器人嗎?
量化機器人。首先把量化分開,量指交易策略,化指嚴格執行。量化機器人就是指嚴格執行交易策略的機器。通俗壹點講就是哪裏是買點,哪裏是賣點編程程序,然後替代人工交易。問題壹,所有量化機器人都是壹樣的嗎?大家記住不壹樣,上面講了量指的是交易策略,每個人的策略都是不壹樣的。有的人喜歡打板,有的人喜歡抄底。所以量化交易是壹個統稱。在具體交易的時候,量化機器人有很多種類型。
問題二,量化機器人就壹定能賺錢嗎?
肯定不是的,我們講最好的交易策略應該是無風險套利模式。但是這種策略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寫出來,或者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和技巧。那既然是無風險套利,它必然還有資金限制。就好比是做老鼠倉是壹樣的,小資金買進去躺贏,對吧?
別人無所謂,但是大家都做老鼠倉,都玩無風險套利,不好意思,實現不了
問題三,散戶可以使用量化機器人嗎?
當然可以。如果說妳有穩定的可以復制的交易模式,然後找壹個程序員讓他幫妳寫出來,妳也可以使用自己的量化交易。問題是量化交易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其實量化並不是多麽可怕的對手。量化交易通常來說都是高頻交易,壹般都是短線套利或者說風險對沖量化,資金壹樣可以歸類為散戶屬性,也是追漲殺跌。只不過量化資金在操作的時候執行紀律更加嚴格。那我們打壹個比方,我們最高都是在虎口拔牙,量化也是壹樣的。
只不過他出手的速度是程序化的,比我們人工操作更快壹點。但是不代表老虎就不會咬它。因此量化交易並不是散戶克星,或者說多麽可怕的敵人。應該說在九十年代末,市場就已經出現了量化交易,很多市值管理團隊也裝備有量化交易的工具。但是市場是千變萬化的,量化雖然說可以做到嚴格執行交易策略,但是他不能擁有人工的應變思維。
因此我們不需要單獨去如何面對量化,妳該怎麽做還是怎麽做。不過短線的盈利模式空間會被壓縮,智能機器人很多時候會跑在人工的前面。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不管妳是量化還是化量,其實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