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危機是什麽?
環境危機的表現形式主要為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所謂環境汙染,是指因人為的活動,向環境排入了超過環境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導致環境發生危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事實。
具體如下:
1、酸雨
酸雨泛指PH值小於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氣降水,是大氣受汙染的壹種表現,最早引起註意的是酸性的降雨,所以習慣上統稱為酸雨。它落到水裏,水中的魚群就會斃命;它落到地上,土壤的肥力就要被淋濾;它落到植物上,嫩綠的葉子就會變得枯黃;它落到建築物上,材料就要被腐蝕得千瘡百孔,銹跡斑斑,汙頭垢面,它進入人體,人就會漸漸衰弱不堪,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2、臭氧層空洞
臭氧層位於大氣平流層中的20壹25公裏處,是地球上蕓蕓眾生的保護傘,它能夠吸收掉99%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紫外線。紫外線的增加還會引起海洋浮遊生物及蝦、蟹幼體、貝類的大量死亡,造成某些生物的滅絕;使主要作物小麥、水稻減產,過量的紫外線還可引起氣溫上升,以致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3、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壹種大規模的環境災難。它不僅使全球氣候變暖,還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全球降水可能增加7—10%,赤道地區全年降水增加,而相鄰緯度則可能少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夏季將明顯少雨;引起土壤幹旱,嚴重的地區將會出現沙漠化,以及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