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隊的解立彬是那裏人?
去年效力:人大隊(大超球隊)
位置:後衛OR小前鋒
擅長:3分球
效力於:北京首鋼
相比起賽場上那個進攻兇悍的謝立彬,誰都不會想到場下的他竟是壹個內斂安靜的人。無論是在大超聯賽還是CBA職業聯賽,謝立彬都算不上球隊的領袖,但是每次在球隊陷入危機的時候,他總是會第壹個沖出來,力挽狂瀾。
在采訪謝立彬之前,我的腦中壹直在回想著之前的壹個畫面。新賽季CBA聯賽第5輪,北京首鋼主場迎戰來訪的吉林通鋼東北虎隊,這是謝立彬在本節比賽命中的第四個三分球,也是北京隊全場第二次領先對手。
還沒退回到中場,小夥子躍起半空手臂壹掄,興奮得大喝壹聲。26分,全場最高,而其中的12分來自於最後壹節。在北京最需要的時候,他就這樣挺身而出。之後,吉林再次將分差縮小為2分,巴特爾再次分球給謝立彬,後者圈頂出手三分命中,為北京隊鎖定了勝局。全場的北京球迷都因為謝立彬出色的手感而瘋狂,北京隊的外援巴頓也激動地沖了過來,結結實實地給了謝立彬壹個熊抱,在他眼裏,“XIE”就是這個夜晚拯救球隊的英雄。謝立彬反而有些猝不及防,他憨憨地笑著回應自己的隊友,壹下子,所有的目光和鏡頭都對準謝立彬的時候,還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表露情感的他反而覺得有些不知所措。
6輪比賽過後,那個曾單騎救主的大男孩就這樣坐在我面前,憨憨的,兩只手攢在壹起,眉角處是剛剛在賽場上碰撞後留下的壹塊瘀青。謝立彬話不多,但是語調中已經夾帶了非常明顯的“京腔兒”,4年的的北京生活已經讓他逐漸習慣了這個城市的壹切。
天道酬勤
2002年9月,他被父母從老家河北唐山送到了北京青年隊,當時只有14歲的謝立彬在去之前的那個晚上還興奮得睡不著覺,但是到北京後,看到回程父母的身影逐漸淡出自己的視線時,他鼻子壹酸,大哭了壹場,晚上他就給還沒到家的媽媽打電話,只說了四個字:“我要回家。”第二天,謝立彬的父母不得不又來了壹趟北京,把孩子安頓好了才離開。
謝立彬和爸爸的感情很好,因為爸爸曾經做過體育老師,算是他籃球生涯的第壹個啟蒙教練。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謝立彬正式開始接觸籃球,等到上初壹的時候,打籃球對謝立彬來說就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兒,不過因為籃球而影響了學習成績,爸爸為這事兒沒少發脾氣。好在兒子把籃球玩出了名堂,1999年,謝立彬如願踏入了市體校的大門。
但是,生活並沒有賜予他壹帆風順的道路,剛開始去體校的時候,因為身材太矮,對抗較差,謝立彬壹直無法受到教練的重視,但是他卻沒有接受命運給他的安排,他發瘋似的練力量,拼了命的練投籃,等教練留意到他的時候,謝立彬已經鼓起了小饅頭壹樣的肱二頭肌,三分線外出手也像暗器壹般傷人,每場比賽,謝立彬就跟較著勁兒似的,瘋狂砍下四,五十分,讓所有的人都張大了嘴巴。而這些,都為它今後走向職業道路埋下了伏筆。
之後的謝立彬,讓那些比他更有身高優勢的孩子羨慕不已,他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壹位專業的體育人士非常喜歡這個有特點的苗子,準備把他推薦給八壹隊或者北京隊,但是當時考慮到八壹隊人才太多,很難打上球,謝立彬最終選擇了北京。就這樣,謝立彬如願走進了北京青年隊。2005年十運會預賽之前,閔鹿蕾想把謝立彬帶到壹隊,不過在別人看來,直接把這個只在二隊鍛煉了壹年的孩子提到壹隊,是壹件有點瘋狂的事情。但是謝立彬打了個賭,“如果當時抽調壹個人上壹隊的話,那肯定是我。”結果,他賭贏了。
能突敢投,有外圍籃,身體素質極好的謝立彬在新賽季的CBA已經坐穩了球隊的主力位置,技術全面的他可以勝任1號位和2號位的兩種角色,由於北京隊只有張雲松壹名控球後衛,閔鹿蕾經常讓謝立彬出任小雲的替補,而在進攻方面很有特色的小謝亦能夠出任得分後衛的位置。“還是打2號位順手些,在這個位置上和球隊的配合也更默契。”謝立彬說。門維本是北京隊的主力2號位,也是北京隊最穩定的投手之壹,但是因為謝立彬的出色發揮,現在的他不得不更多地坐在替補席上。
但是謝立彬也有他的缺點,它的防守能力還需要加強,而如果作為壹名合格的控球後衛的話,他還要降低自己運球時的重心,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更多的信心和參加大賽的經驗。閔鹿蕾對謝立彬的要求很高,每次謝立彬在場上出現了失誤,總是會被罵得很兇,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作為隊裏的年輕人,我上去就是要拼,去搶,從防守和籃板做起。隊裏的大哥批評我是為了讓我更快的進步,我應該感謝他們。”
象牙塔中的英雄
更多的人認識謝立彬,是因為大超聯賽,那個單純而又洋溢著激情的校園籃球聯盟。謝立彬在北京青年隊的時候,正趕上大超聯賽改政策,允許職業球員參加比賽,謝立彬終於有了“能夠壹邊打球壹邊上學”的機會,於是,他進入了中國最好的大學之壹--中國人民大學,主修新聞專業。當時還在青年隊裏謝立彬每天上午在青年隊訓練半天,下午再馬不停蹄的趕到人大訓練半天,當時謝立彬把大學的籃球看得很簡單,其實不然,“大超的戰術配合也很復雜,第壹天去的時候,緊盯聯防九套,攻聯防三四套,發底線球壹兩套,第壹天去就跑得有點暈。”謝立彬吐吐舌頭說。
校園裏的籃球聯賽總是很單純,每場比賽,那些熟悉的臉龐總會出現在賽場邊上,為他們加油吶喊,那時候,謝立彬和他的隊友們,就是那座象牙塔中的英雄。直到現在,泄利斌回憶起那段歲月的時候,總是能流露出那種特定情景下的興奮。“最後我們人大打清華的決賽真的是讓我非常難忘,我們第壹場是主場,應得很輕松;第二場客場到第三節結束的時候,我們還差19分,結果第四節居然給翻盤了,我們就這樣得了冠軍!……而且那個時候我們隊9連勝,有好幾場都是加時賽要麽就是壓哨球定勝負的……”2005年5月17日那個夜晚,謝立彬所在的中國人民大學隊以97比96險勝清華大學隊,並以2比0的總比分獲得首屆大超聯賽的冠軍。
而現在,“壹戰成名”的謝立彬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職業道路。去年剛剛入學的謝立彬不得不辦理了休學手續,已經進入北京隊壹隊的他必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職業籃球的訓練當中。
謝立彬說,他的籃球夢想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改變的。最開始的時候,他想像喬丹那樣成為籃球巨星,後來上了市體校,就想邊打球邊上大學,再後來到了青年隊,他的夢想就是去北京壹隊了。現在,第壹年進壹隊的謝立彬還沒來得及對未來有太多的暢想,但是他說,如果有機會,國家隊就是他最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