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波堡壹法國最美麗的城堡采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從巴黎出發,壹個多小時就可到達華麗的香波城堡了。
香波堡是盧瓦爾河谷所有城堡中最宏偉也是最大的壹個,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附近的居民常喜歡把它和陰柔的舍儂索堡封為法國古堡裏的壹王壹後,也有人說過,“香波堡真正具有王者風範,不僅在於其宏偉的規模和尊貴的氣勢,而因為他卓然不群,傲然於窠臼之外”。香波堡是法國貴族生活氣味最濃厚的地方。這裏森林遍地、盛產食材、葡萄酒,法國歷代的國王、貴族在此打造壹座又壹座的度假用的狩獵宮殿,甚至還不時舉朝遷移至此悉問國政。
香波堡的興建,要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至高無上的顯赫君主弗朗索瓦壹世,他從意大利請來了藝術大師達?芬奇等人,不遺余力地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藝術和建築風格移植到法國,為法蘭西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香波堡被法國人視為國寶,1981年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香波古堡長寬各有100多米,氣勢磅礴。中間是正方形的主堡,兩側為六個圓錐形的巨大角樓。城河環繞四周,背靠大森林面倚大花園,綠樹、鮮花、雕塑和清澈的湖水,給人以極佳的視覺享受。與我國古代皇家園林相似,宮堡是王權的象征,它壹開始就不是為了防禦,而是為了炫耀和享受,它體現的是華麗誇張的皇家園林風格,是皇權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香波堡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極致,是法國文藝之父“弗朗索瓦壹世”為炫耀財勢在1519年下令興建的狩獵行宮,如壹顆明珠般鑲在盧瓦爾河上,成為法國皇帝珠冠上最燦爛的標誌。十六世紀前期主政法蘭西王國這位君主,壹心濡慕正在意大利開出璀璨花朵的文藝復興風潮,二十歲即繼承王位的弗朗索瓦壹世,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即是禮聘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遷居法蘭西,度過生命的最後三年,達芬奇故居如今已經成為盧瓦爾河流域的知名觀光景點,正因為君王品味的向度清晰,文藝復興標榜的古典式樣便大舉進入傳法蘭西王國的貴族生活,香波堡便是這波建築庭園潮流的領航者,也展現出弗朗索瓦壹世對藝術的追求從正面眺望香波堡的華麗姿態,交錯林立的裝飾塔樓堆棧出的趣味節奏,是香波堡最著名的第壹眼印象,這般大量甚至漫無節制的裝飾性設計,在法蘭西初嘗文藝復興滋味之時,只知古典裝飾的運用技法,還未深入領略文藝復興強調的終極和諧美感,於是建築師便設計出香波堡這般華麗綴飾的外觀形貌,在盧瓦爾河流域諸多的文藝復興風格城堡當中,格外予人童話般的夢幻感受。
香波古堡最為人知的,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365座煙囪,其建材是以石板嵌入,以替代大理石來顯示意大利風味。此外以八根方型棟梁支撐,以蜥蜴及弗朗索瓦壹世前綴的“F”字構成了天花板圖案,而由達?芬奇所設計的樓梯間,是當時唯壹能夠容下二人同時上下的樓梯,所以頗具盛名,除可欣賞造型特異的天窗、拱廊及奢侈豪華的裝飾外,還可漫步在城堡外的森林裏,想象當時為超現實主義型態的建築物。
香波堡有兩大看點:第壹是內部,它***有440個房間、84部樓梯,從正門步入主堡,立即置身於壹個明亮寬敞的大理石宮殿之中,正對著著名的“雙旋梯”,兩組獨立的樓梯相互交錯地圍繞著壹個***同的軸心,螺旋式地盤旋而上,同時上下樓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見,而不會碰面。據說,這是當年國王為避免王後和他的情婦正面相遇時引起尷尬和糾紛,特地請達?芬奇設計的,堪稱建築史上壹絕。
雙旋梯位於城堡中央,從壹樓貫穿到屋頂,樓梯的細部處處閃現文藝復興的風格,樓梯的正上面聳立著頂塔的輪廓,急傾斜的屋頂和高大林立的煙囪相依著,成為所謂弗朗索瓦壹世樣式法國文藝復興的壹大特征。香波堡的另壹個妙景是它的外形。除了城堡的圓形尖頂之外,還可以看到好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頂,那可是取暖爐的煙囪。遠遠望去,整個城堡就像壹個插滿蠟燭的大蛋糕,猶如童話般美麗。
弗朗索瓦壹世對於城堡建築,有他獨特的見解與品味。在翁布瓦茲堡成長的法蘭西壹世,從小研讀拉丁及意大利學者及詩人的作品,和中世紀高貴的騎士羅曼史。當時正值15世紀末期,盧瓦爾河流域吹起壹股意大利風潮,文藝復興的新生活風格開始盛行,雖然上流社會在此時略有衰退,但城堡仍被視為皇權的象征。高聳林立的煙囪、樓梯塔、大規模山型墻的窗戶、直角的亭閣,這些15世紀的皇家建築特征,都可以在16世紀初才開始興建的香波堡找到。
被稱為是“弗朗索瓦壹世的華麗妄想”的香波堡,可說是照著國王的幻想去打造的。在香波堡的工程展開後沒幾年,法蘭西壹世認為還得創造出壹個廣大的狩獵腹地,好讓他安全自在地享受狩獵之樂。他自己探查環境,對狩獵腹地開出必備的條件:土地、大草原、雜木林、葡萄園、池塘和河流,他甚至親自監督香波堡狩獵圍場的工程。還有甚者,弗朗索瓦壹世當時想要改變盧瓦爾河的流向,讓河流直達堡前,但這項任務終究以不可能收場,改以引導支流克婁頌河流入城堡庭院。
前不久,我有幸親眼目睹了壹次香波堡。
當我來到布魯瓦時,清淡的旅遊局裏,工作人員給我仔細地介紹整個盧瓦河地區所有的城堡。除了這個收藏了亨利二世王後凱瑟琳?德?美第奇的毒藥櫃的“布魯瓦”城堡,弗朗所瓦壹世的傑作“香博堡”,還有秀美如“女人城堡——舍農索”,幽靜如“丁丁城堡”,精致如“花園城堡”等等30余座城堡。
直到中午,我才坐上周末惟壹壹班去香博堡的公交車。跨過盧瓦河,穿過40分鐘的森林河流,法國最美麗的城堡終於來到了我的面前。這是壹片平原也不會出現南德“新天鵝堡”那種湖光山色。所以,壹下車,整個城堡就呈現在視野裏,壹覽無遺了。
氣勢磅礴,華麗秀美是所有人看到它的第壹印象。雖然不是建在山頂的那種高聳入雲,但是它的長度和寬度,再加上精準和諧的比例,令不懂建築的人也會發出驚嘆。從後門繞過墻璧,我仔細從外觀上欣賞這座城堡,再轉到正門處,皇家氣派撲面而來。
據介紹,四座完全對稱的主塔樓,三個樓層的每個國王、王後套間裏發生過無數的傳奇故事。從五百年前的弗朗索瓦壹世,到後來的路易十四,再到***和國時期,直到僅存的皇家後裔香博伯爵,每個人都在這裏留下了自己的壹段歷史,供後人聯想、傳頌。
底層的馬車間還停著當年皇室的精美坐駕,馬棚裏也還飼養著高大的駿馬,管理人員每天辛勤地梳理,餵養。壹樓和二樓裏國王、王後、侯爵的房間保存完好。精美奢華的床幔內飾壹如凡爾賽宮,標榜著法蘭西王室的尊貴。幾百年的故事,上演過的,有的還留下壹點證據。例如Sax元帥那巨大的陶瓷暖爐——有如莫裏哀的喜劇,只留下路易十四熱愛藝術的美談;而更有壹個關於國王與情婦的“愛情故事”。最讓我著迷的是在東面塔樓的套間裏,迷戀女人的弗朗索瓦壹世曾經為他的情婦留出了壹間臥室,而這個臥室的某塊彩色玻璃窗上,心有所想的國王用他的鉆石戒指,悄然刻下了壹句話:“女人如此多變,只有瘋子才會相信她們。”良言警句,可謂醒己醒人。不想,兩百年後,他的子孫,偉大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住進來的時候,發現了這句刻在玻璃上的“名言”,生怕他的情婦們看到了受刺激,偷偷地把這塊玻璃打破了。於是,我們這些後來人就再也看不到這塊凝聚了皇室愛情精華的彩色玻璃,只剩下頭頂上雕刻的“F”字樣和代表王權的龍首蠑螈了。
1519年,弗朗索瓦壹世在自己年滿25歲時,在這片森林邊建造了“香博堡”。初衷是為了能在這裏狩獵。至今,這個面積相當於整個巴黎,歐洲最大的封閉公園裏仍有大量的野生動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不時能看見“小心,動物路過”的警示牌。城堡最頂層的房間裏,陳列著國王貴族們多年來的狩獵戰果。排列整齊的鹿角頭骨煞是壯觀,從弓弩標槍,到火器獵槍,陳列出人類與動物的關系。如今,香博堡已經成了國家禁獵區,不再允許私自狩獵。野生動物們在這裏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時能看見梅花鹿和野兔在森林裏穿梭,覓食。
香博堡最為人稱道的,就屬它那精美繁復的塔頂了。365個壁爐塔頂,文藝復興式的華麗,把城堡主體的厚重敦實,引向天空,顯得秀麗輕巧。漫步在堡頂的平臺上,穿梭於其間,如同置身於裝飾雕塑的森林。夕陽裏,我在平臺上尋找歷史的痕跡,卻發現他們依然同幾百年前壹樣,少有變化。只是天使雕塑、圓錐塔頂、王室標誌上,被歲月刻下侵蝕的痕跡。苔蘚的色彩斑斕,映照在遠方森林、運河,小鎮的背景裏,講述著它們看見的那些故事。
不僅僅是城堡,香博堡周圍廣闊的森林也同樣讓我流連忘返。我只顧到拍啊拍,拍個不停,壹直拍到日薄西山,卻不小心錯過了僅有的壹班回程公交車。遊客們早已走光,城堡也已經關門,只有附近的居民還推著嬰兒車,遛著寵物,在森林和運河邊漫步。夕陽躲入漸起的雲層裏,天色黯淡,光線被茂密的森林擋在半空,沒有路燈的鄉間公路顯得神秘起來,不知所終。後來,我歷經了些小周折才回到賓館。那些故事,有機會再講給妳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