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人民日報評阿裏807事件

人民日報評阿裏807事件

作者:李傳奇

編輯:李傳奇

出品:量子 科技 小組

封面圖片作者:Pat Whelen

這個平安夜馬雲可能過得並不太“平安”,至少不夠心安。自打傑克馬在金融論壇上的那次猛烈發言後,螞蟻集團上市就被叫停了。

其實那時候已經在釋放壹種訊號,互聯網、金融、地產對其他產業的擠壓效應,並不會被無限的放任下去的。

緊接著,反壟斷、打擊金融資本無需擴張就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21中央工作經濟報告。

再然後,阿裏被反壟斷立案調查,螞蟻集團被金融監管部門約談。在此之前,螞蟻集團已經相繼下架銀行存款產品,並下調年輕人的花唄消費額度。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阿裏最近的這些事情,我們應該要知道哪些東西和我們應該要思考哪些方面。

關於“二選壹”

1、 所謂的“二選壹”呢,也就是“天貓or京東二選壹”,具體壹點說,是阿裏巴巴要求“在天貓商城開設店鋪的服飾、家居等眾多品牌商家不得在京東商城參加618、雙11等促銷活動、不得在京東商城開設店鋪進行經營,甚至只能在天貓商城壹個平臺開設店鋪進行經營行為。”

2、 早在2017年,“二選壹”事件中的另壹方京東就已經針對阿裏提起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之訴。遺憾的是,至今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3、 阿裏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此前曾在微博上表示“二選壹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平臺不是土豪,只能向最有誠意的商家傾斜,這是最樸素的商業規則。”

4、 如若舉報成立,阿裏或將面臨巨額處罰。

阿裏巴巴是否是壟斷企業?

國內電商百花齊放,不僅有我們強東哥的京東,還有老牌的蘇寧易購,甚至還有“意欲彎道超車”的拼多多,阿裏巴巴怎麽能算壟斷呢?

這就要對壟斷壹詞進行精確的定義了。鑒於反壟斷法的書是壹本比壹本厚,非法學出身的我看的是頭暈腦脹,再讓我給各位講解,那更是說不明白也不權威。

但本小組可以列舉壹些關鍵信息供各位參考。

在經濟學裏,如果有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50%,就被認為是壟斷;兩個企業份額達到60%或三個企業份額達到70%,被認為是寡頭壟斷。

而在《中國十大電商占有率排名》中,排名第壹的阿裏巴巴市場份額高達58.2%,而排名第二第三的京東和拼多多僅占有16.3%和5.2%。從經濟學角度,阿裏已經達成寡頭壟斷的標準。

當然在法律上判斷是否壟斷並不只是如此簡單去判定的。再梳理三條典型的壟斷行為:1.濫用市場支配地位;2.限制競爭協議;3.企業合並牟取市場支配地位。

調查還在進行,阿裏到底有沒有壟斷咱們說了不算,得等候結果。

阿裏是否觸犯了《反壟斷法》?

其實在市場上,所有競爭都是為了壟斷,但只有不許別人競爭的競爭,才能構成真正的壟斷。都想做大自己的蛋糕,這無可厚非,蛋糕做大了,妳有了壟斷市場地位。

在妳擁有壟斷市場地位後,妳是否會利用妳在市場上可支配地位打擊對手、限制交易,這就涉及到壟斷市場行為。擁有壟斷市場地位但是否有壟斷市場的行為,這是法庭上關註的焦點。

比如曾經的網約車大戰中,滴滴和快的就構成了寡頭壟斷的標準,不僅用補貼的方式打擊出租,最後更是合並,這都觸犯了反壟斷法。

而像此前的高通反壟斷案中,高通主要是利用其的市場支配地位高價銷售芯片和索取不必要的專利費用。

那阿裏是否違反了《反壟斷法》,就要從是否涉嫌限制交易的角度去調查,以及是否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向商戶提高傭金比例等等。

阿裏會因此衰敗嗎?

首先從源頭考慮,阿裏巴巴過後肯定會放棄限制交易的行為,那些簽訂了獨家協議的品牌的流失,自然就是對其競爭力的壹種殺傷。當然,降低了傭金的商家,也許會反哺價格和服務,因此有可能帶來壹定的回報,這誰也說不準。

但壟斷紅利必會消失,這是毋庸置疑的 。好好做生意的部分是不會被處罰的,被處罰的肯定是出格的部分,同時也給阿裏提個醒,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高通、英特爾、微軟都遭遇過反壟斷調查,但最後對它們的競爭力影響並不大,因為它們是技術型企業。而阿裏巴巴、美團、騰訊等規模性企業,肯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以上,是我們對此事件應該要了解到的,那我們知道了該知道的,又該想到哪些該想到的呢?

不能孤立看待

對於傑克馬,相信多數吃瓜群眾還是看熱鬧為主,但若要說是嘴巴大惹來這身麻煩,筆者實在是不能同意。不能壹邊倒的看待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論嘴巴俏皮,那這樣的人太多了,現在是法治 社會 ,若只是話多,頂多就是讓妳說話多多註意。

阿裏的“二選壹”已經這麽多年了,為何正義現在才來到?因為不僅僅是阿裏,全世界都在監管著有壟斷嫌疑的數字企業。

互聯網這幫巨頭開始被密切監督,這種現象不是只發生在國內,也不是只發生在阿裏身上, 全世界都在警覺那些有可能壟斷的數字巨頭

當然非常能理解大家把大嘴巴和被監管聯系在壹起,作為吃瓜群眾, 娛樂 的心態是要有的,但是我們若總是只想到這樣膚淺表面的本質,是很難去監管這些巨頭的,所以瓜該吃,但問題還是要思考。

反壟斷並非是遏制互聯網公司的發展

反壟斷方面,微軟就差點被打趴下。微軟曾被美國司法部二十個州的檢察長壹同要求肢解,這並非卸磨殺驢,而是微軟的壟斷苗頭蒸蒸日上——微軟試圖用其壟斷地位消滅競爭對手網景公司。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也可以用來促進 科技 創新。”

從長遠來看,保持創新的活力可比總是琢磨著“二選壹”的商業競爭要重要的多。

未來互聯網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盯著老頭老太的錢包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創新,創新,創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創新才是未來的立足之本

現在的中國互聯網有什麽新東西嗎?在抖音快手之後,我真的是想不出任何有新意的東西。可以肯定的是疫情過後全世界都將面臨修復,就現在這樣的創新局面,真的不得不讓人擔憂。 壟斷不可能是出路

反壟斷是為了讓妳守規矩,不是為了打倒阿裏巴巴,而是為了給下壹個阿裏巴巴更好的發展環境。歐美正是通過反壟斷制約了微軟、IBM,才會有後來的臉書,蘋果…… 畢竟先富要帶後富,而不是堵後富的路

試想壹下,若當年蘋果打壓安卓成功,那我們現在的手機市場會如何?

筆者是樂於見到巨頭被監管的,互聯網迎來密切的監管,這是壹種 歷史 性的轉折。監管不是為了摧毀,而是為了引導其去改變。

作為吃瓜群眾,格局要大,才能吃最香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