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漢服披帛披法及含義

漢服披帛披法及含義

披法:披帛分兩種,壹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壹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披帛的時尚潮流,在隋唐時風靡天下,將披帛纏繞出各種樣式,以配合自己的衣裝和場合,除了繞過肩背,搭在雙臂上這種傳統穿法外,還可以將披帛壹端塞入裙腰,另壹端隨意披散。為了方便右手活動,也可以將披帛兩端都垂於左手邊。

披帛是長條形狀的巾子,搭在肩上,纏繞在手背間,壹般都是薄薄的紗羅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銀線織就的圖案。

含義:披帛在功能上屬於裝飾品,對衣物的美觀度起到壹定影響,類似於日常生活中的絲巾,披帛最早應該是出現在隋朝,在壁畫中能夠看到,隨後在唐朝流行起來,如今有很多喜歡穿漢服的妹子會把輕飄飄的披帛作為整體造型的裝飾品,增添溫婉嬌柔的感覺。

擴展資料:

披帛的發展歷史:

披帛在唐朝時曾被稱為“奉聖巾”或“續壽巾”。馬縞的《中華古今註》中記載。唐玄宗開元時期。曾詔令二十七世婦及寶林、禦女兩人等尋常宴、參、侍,令披畫帛,後來,才演變成不分官庶,成為壹種時興的款式,到了唐朝中期,披帛開始盛行,宋朝,相傳宋徽宗曾在長卷中,描繪了宮廷貴族婦女治理絲帛的過程。

飄逸的披帛產生巨變是在元朝,盡管仍有肩披帔帛著,但當時許多婦女已改用雲間作為裝飾。到了明代,皇後的常服通常會加飾“霞帔”,桓溫繁多、顏色華麗、構圖復雜,除了霞帔外,貴族婦女還保有肩帔、雲肩等。

百度百科-披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