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簡介
經濟產業省是隸屬日本中央政府的直屬省廳,前身是通商產業省(簡稱通產省),成立於1949年5月。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日本中央省廳改革之後,被改名為經濟產業省。隨著新機關的誕生和舊通商產業省的廢除,產業政策、通商政策、產業技術、貿易都歸屬到了新的機關管轄。 1949年(昭和24年)5月25日,商工省的貿易廳、石炭廳合並組成通商產業省。1972年當田中角榮由通商產業大臣晉升為內閣總理大臣時,任命通商產業省的長官為總理大臣秘書官,以後成為慣例,可見首相對通商產業省的影響。
通商產業省曾經是日本經濟—“日本株式會社”的總司令部,是經濟成長的牽引機,也是日本優秀官僚的代名詞,更是日本媒體和大眾重點關註的對象。通商產業省依仗政府的偏袒和總理大臣的行政指導,在經濟政策的制訂和實施方面毫無顧忌地涉足到了其他省廳,因而被其他省廳私下稱為“責備官廳”。通產省的中堅官僚成了輻射世界各國的噴射旋轉翼,利用產業調查員的身份周遊世界,從事各種調研活動。
1949年,美國政府派遣道奇到日本推行經濟穩定計劃,揭開了統制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序幕。隨著經濟轉入正常化,統制大幅度緩和,“經濟安定本部”的歷史使命也遂告結束。1952年7月,“經濟安定總部”改稱“經濟審議廳”。1955年7月,“經濟審議廳”又更名為“經濟企劃廳”但其制訂計劃、綜合政策調整、經濟調查分析的主要職能未變,並壹直持續至今。
2001年改名為經濟產業省,經濟產業省設經濟產業大臣1名,副大臣1名,政務官2名,以及事務次官和審議官。現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是宮澤洋壹。經濟產業省的下屬機構有:大臣官房、經濟業政策局、通商政策局、貿易經濟協作局、產業技術環境局、制造產業局商務信息政策局、經濟產業研修所、資源能源廳、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小企業廳、專利局、經濟產業局等。
根據經濟產業省設置法第3條的規定經濟產業省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提高民間經濟活力,使對外經濟關系順利展,確保經濟與產業得到發展,使礦物資源及能源的供應穩定而且保持率。經濟產業省不僅直接或通過政府及國會制訂產業合理化的法令、法規政令、省令和計劃,而且在具體實施時具有很大的權力。重點行業由經濟產業省指定,重點企業須經經濟產業省嚴格審查後方可確定,而壹旦被定為重點,就可從各個方面得到經濟產業省的支持,如技術設備的長期息貸款,外資的引進,外匯的調撥使用等等。
經濟產業省雖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在推行產業合理化政策過程中全面領導實施產業合理化政策的最高權力機關卻是內閣即日本政府,經產業省只是具體領導實施這壹政策的最主要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