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的生物系怎麽樣?
武大生物系歷史悠久,但不是大家傳說中的那麽好。武大的生物系的本科生質量很高,本科教學質量絕對最壹流,但出路的話,保送研究生絕對在國內是第壹把手,NIBS,SIBS,生物物理所都是成排的whu生物系本科生。但出國角度來說的話,和北大清華復旦差了很多。出國和科大,南大在壹個水平上。
研究生教育,就是科研水平的話,比北大清華要差很多,尤其是饒毅來了之後。和復旦也有壹些差距,因為復旦有強大的醫學做後背。但個人覺得復旦現在沒有進步,談家臻先生死後復旦就沒生物院士了。而武大醫學發展非常迅速,不比華科的同濟差很多。而科大比的話,科大和princeton很像,都是數理出名,所以生物系也是以研究structure出名,可能和科大在paper發表上也有點小小的差距。我覺得兩個農大,中國農大,華中農大都非常厲害,但是人家是專門農學的,很多做植物,作物的老師,有興趣的可以考慮。南京大學物理化學無敵,但生物很壹般,所以武大絕對比南京大學好。南開大學,ms最近來了很多海龜,但具體情況不了解,但現在的生物實力絕對不如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醫學很強,但生物方面不如武大。浙江大學,不很了解,但生物專業歷史不長,不如武大。
所以,個人覺得,國內研究生教育的ranking:
NIBS,SIBS
生物物理所,神經所。。。(當然有很多中科院的所也是很差的,不壹定不大學好)
北大
清華,復旦
科大,武大,中國農大,華中農大,
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
所以,如果各位有能力去中科院,NIBS,北大,清華,復旦的話,那麽就別來武大了。復旦雖然在沒落,但位置比武大好。下面的話,大家可以考慮在科大,武大,農大,南大。。。。。。。中間選擇。。。不會有很大差別。要知道,武大也有很頂尖的實驗室,NIBS也有壹般的實驗室。
學科實力的情況:
1.武大最強,最厲害的是病毒學,這個沒話說。但病毒學這個東西比較偏,而且非常sensitive。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武大和病毒所***同建設的,但病毒所那裏也都是武大的校友。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很多實驗室,很多都是和病毒沒有任何關系的。大家要看清楚。
真正做病毒的,最強的肯定是 吳建國/朱應教授。他們兩個人的實驗室是合並起來的大實驗室。因為吳老師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任,而且有很多其他的重要職務,所以他管理的很少。或者說,朱應老師主內,吳建國老師主外。病毒這裏最強的文章應該是他們那裏出來的,但因為專業特殊,所以很難發很高點數的文章,最好的權威的雜誌就是J vir,但已經相當不錯了,是病毒學領域最好的雜誌了。
其次,我覺得好的是郭德銀老師,helsinki回來的,水平應該很不錯,有歐洲背景。是副院長吧。
其次是肖庚富老師,我不是很了解,好像他和berkeley的劉奮勇大大強人有合作關系,有半間聯合實驗室。如果有機會去liu那裏交流也很不錯的。肖老師SARS中是立功了的。
病毒這裏最好的四個老師就是他們了,其他的,好像huyuanyang是做昆蟲病毒的,很賺錢吧,但學術方面不是太好吧,我不了解。。。。但主打的老師是他們四個。
我不是做病毒的,不是他們實驗室的,所以不是很了解
微生物:
也是大家公認的很強。但我覺得,現在微生物這裏完全沒有人。可能微生物本身作為science來說是很低級的,所以發文章基本是在低層次。沒有什麽好說的,科研方面都不很行,剛回來的就壹個gao xiangdong是做酵母的。所以這裏也是本科生排隊做科研的地方,因為材料簡單,速度快,容易出結果。
如果妳不是想讀個master去做工程的話,不要來這裏做phd,個人覺得沒有前途
“細胞和發育學系”,表面上是這樣說,但是裏面的老師都是大部分做植物的。所以現在還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想申報“生殖發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很有困難。
也是公認的很強的地方。因為楊院士的存在,紅了半個世紀。基本上所有的老師,夏惠均,孫蒙翔,吳燕,趙潔,呂應堂等等都是楊院士的子弟,海外還有很多很多。但後繼無人,在這方面,華農要比武大的科研力量強很多很多,雖然武大的名氣大很多。因為華農有張啟發。
個人覺得最強的是孫蒙翔,973首席。科研好,有思想,人品好,是個人才,大家聽他的課都是這樣的想法。
吳燕,應該是背景最強的,出自nanhai-chua這樣的世界級頂尖的實驗室。但剛來武大,不曉得以後科研怎麽樣
夏惠均老師,忙於行政,科研不了解。
這方面,都是楊院士和他學生的天下,但我覺得,好的成果不多,華農要做的比好的多的多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
老師不多,也不是病毒學那麽的出名的傳統強項,但是幾個老師都相當不錯,至少在武大生科院算是上乘實驗室了。分數應該是逐年增加
郭林老師。很牛很強的人呢。如果去搜索她的相關信息,可以看到她來到武大後做的很多事情。她是973首席,錢大大的有,而且overseas relation還是比較強的,畢竟是在美國呆了那麽多年。但和舒紅兵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因為她在美國的時候是在公司做。
既然是在公司做,那麽她做proteomics就比較偏向技術。但proteomics無疑是很有潛力的東西,現在都做的很熱。只是個人覺得她現在的實驗室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沒有什麽科學成果,或者說還沒有好的paper來體現mass spectrometry運用在生物科學的研究中。另外,她的方向本來就比較偏吧,是很特殊的壹個實驗室,如果妳真的對proteomics這樣的大規模組學有興趣,對biochemistry有興趣(不是molecular biology,她那裏應該很少做分子),那麽可以考慮她。她是個能力很強的人,有大家風範,領導風範,人品很好,很洋氣的壹個人。
張翼老師。沒有郭林教授那麽強的背景(郭畢竟是在美國混了N年的人),但她是屬於用心認真做事情的年輕骨幹,相當的強。她很早就回來了,是在武大壹步壹步打拼到現在的成功的。她的RNA group已經發了很多主流的文章了,比如NAR,RNA,已經相當不錯。實驗室也相當成熟。錢也很多,因為現在noncoding RNA的熱門嘛。實驗室很大,缺點自然是人多嘴砸。而張翼教授是個很有人情味的人,相當和藹但同時非常嚴厲和science的人。如果妳是想混日子,不要到她那裏去。她也有很特殊的精神追求。great professor,個人很看好。
梁毅老師。科研成果也應該是非常好的,和張翼差不多,可以穩定在JBC級別的上面發文章,做蛋白結構,對物理物化的要求很高。他和NIH有很好的合作。只是個人覺得武大條件太差,有些東西比如NMR這樣的高級東西武大是沒有的。
鄒老師 老教授。具體不了解,ms是做中藥的。還是很不錯的老師,但畢竟年紀大了,也要退休了。
我所知道的就這麽多了。總之,除舒紅兵外,其他的人都不是超級牛,就是說其他人都很難在10以上的雜誌發文章。目前武大就兩個10以上的文章,舒紅兵的immunity和何光存的plant cell,期待今後PNAS,G&D,甚至CNS的出現。
如果要求不是很高的話,就是不想發超牛文章的人,我覺得病毒學系,植物發育,生化分子都是很強的,微生物名聲很大,但整個微生物行業都不太好。